中醫(yī)古籍
  • 黃龍丸

    《丹溪心法》卷一:黃龍丸處方

    雄黃15克 硫黃 消石各30克 滑石 明礬各15克 好面120克

    制法

    上藥為末,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一切暑毒。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白湯下。

    摘錄《丹溪心法》卷一《丹溪心法》卷五:黃龍丸處方

    三棱90克 莪術(shù)90克 青皮45克 山楂肉 干姜各23克

    制法

    上藥研末,用曲為丸,如麻子大,日曬干。

    功能主治

    治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食后姜湯下,量兒大小加減。與烏犀丸間服。食前服烏犀丸,食后服本丸。

    摘錄《丹溪心法》卷五《壽世保元》卷八引劉小亭方:黃龍丸處方

    雄黃1錢半,蜈蚣2條(砂鍋內(nèi)炒,去頭足),蘆薈3分,阿魏3分,牛黃1分,天竺黃3分。

    制法

    上為末,化黃蠟1兩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積癖。

    用法用量

    先服7丸則熱退,次服9丸則塊消,3服11丸則病根除。每用黃蠟煎雞子清入藥于黃酒送下。

    摘錄《壽世保元》卷八引劉小亭方《準(zhǔn)繩·幼科》卷八引《聚寶方》:黃龍丸處方

    朱砂(研)1錢,龍腦半字(研),硫黃1兩,雄黃2錢半。

    制法

    上用甘鍋子1只,盛雄黃在內(nèi),用盞1只盛水半盞,坐在鍋子上,炭火燒甘鍋,其藥飛在盞底上,刮下,與朱砂、硫黃為末,入腦子,糯米粥為丸,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

    小兒疳,冷瀉。

    用法用量

    每服3丸,食前椒湯下。

    摘錄《準(zhǔn)繩·幼科》卷八引《聚寶方》《普濟方》卷九十三引《衛(wèi)生家寶》:黃龍丸處方

    紅芍藥半斤,川烏4兩(去皮尖),防風(fēng)4兩,香白芷4兩,天麻(去根節(jié))2兩,華陰細(xì)辛(去苗)2兩,白僵蠶(炒,去絲嘴)2兩,雄黃(別研)2兩,川芎2兩,白蒺藜(炒,去刺)、甘草1兩,干姜(生用)1兩,藿香葉1兩,甘松(去土)1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左癱右瘓,手足麻木,口眼斜,風(fēng)痹疰腰腳疼痛;及婦人血風(fēng)勞氣,遍身疼痛,洗頭傷風(fēng),頭面乳腫,舌脹口干,頭昏腦悶,多睡,暗風(fēng)夾腦風(fēng),偏正頭痛,破傷風(fēng)。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姜汁磨化,溫酒調(diào)下。

    摘錄《普濟方》卷九十三引《衛(wèi)生家寶》《百一》卷七:黃龍丸處方

    半夏半斤(釅醋1斗浸3日,入銀器中慢火熬醋盡,取出,新汲水洗,曬干),甘草1兩。

    制法

    上為末,生姜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中暑。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食后以新汲水送下。

    摘錄《百一》卷七《醫(yī)學(xué)綱目》卷三十八:黃龍丸處方

    三棱3兩,蓬術(shù)3兩,青皮1兩半,陳皮1兩半,山楂7錢半,干姜7錢半,檳榔半兩。

    制法

    上曬干,為末,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化積磨積。主停食,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3歲兒每服20丸,食后姜湯送下,食前烏犀丸相間服。

    摘錄《醫(yī)學(xué)綱目》卷三十八《幼幼新書》卷二十三引《譚氏殊圣):黃龍丸處方

    胡黃連1兩,麝香1錢,牛黃1錢,朱砂1錢。

    制法

    上為末,豬膽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兒驚疳,多淚。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用薄荷湯送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三引《譚氏殊圣)《魏氏家藏方》卷一:黃龍丸處方

    半夏1兩(洗凈,切片,米醋半盞煮干),黃連(去須)半兩,甘草(炙)半兩,木豬苓(去皮)1兩,白茯苓1兩(去皮)。

    制法

    上為細(xì)末,淡米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久中積暑,臟腑不調(diào),每遇夏月發(fā)熱,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熟水吞下,不拘時候。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附子1個(9錢重者,炮),川烏1個(7錢重者,炮),當(dāng)歸2兩(酒浸洗),赤芍藥5兩,沉香半兩,益智半兩。制法上為細(xì)末,浸當(dāng)歸酒煮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功能主治生血養(yǎng)氣,升降水火,化精補腎。主用法用量每服20丸,漸加至30丸,食......
  • 處方牛黃5分,珍珠5分,犀角1錢半,瓜兒血竭1錢半,紫草1錢半,朱砂1錢半,雄黃1錢半,白鮮皮1錢半,乳香1錢半,月月紅1錢半,僵蠶1錢3分,蟬衣1錢3分,山甲1錢3分,生生乳1錢,赤芍藥2錢。制法上藥各為末,用神曲末5錢,打稠糊為丸,如梧......
  • 處方白薇1兩8錢,澤蘭1兩2錢,當(dāng)歸6錢,白芷9錢,卷柏2兩,桂心1兩5錢,藁本1兩2錢,川芎6錢(酒洗),石膏2兩,桃仁1兩5錢,麥冬1兩2錢,人參9錢,蜀椒1兩8錢(炒出汗),茯苓1兩2錢,橘皮3錢,炒車前1兩8錢,蒲黃1兩5錢,赤石脂......
  • 別名黑龍散處方蟹(取生淡水中,甲大3-4寸者)15錢,反鼻(酒浸一宿,各燒存性)15錢,鹿角(男子乳浸,日曬干3遍,燒存性)15錢,沉香5錢。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一切頑瘡結(jié)毒漏瘡。用法用量每服5分,無灰溫酒送下,日3次。摘錄《霉癘新書》......
  • 處方乳香、沒藥、羌活、紫蘇、細(xì)辛、烏藥、麝香半字,蛇含石(煅)、厚桂、白芷(不見火)、降香、當(dāng)歸、蘇木、檀香、龍骨、南星、硫黃、寄生尾、花蕊石(童便淬10數(shù)次)各等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止血止痛,去風(fēng)生肌。主刀箭兵刃所傷。用法用量瘡口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