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九子丸

    《御藥院方》卷六:九子丸處方

    鹿茸1兩(去毛,炙令黃色),肉蓯蓉4兩(酒浸三宿,切,焙干),遠志1兩(去心),續(xù)斷1兩(捶碎,去筋絲,酒浸一宿),蛇床子1兩(微炒),巴戟1兩(去心),茴香子1兩(舶上者,微炒),車前子1兩。

    制法

    上為細末,用鹿角脊髓5條,去血脈筋膜,以無灰酒1升,煮熬成膏;更研爛,用煉蜜少許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補陰血,補陽氣,壯精神,倍氣力,強陽補腎,益精氣,壯筋骨。主男子腰腎虛冷,膝腳少力,夜多異夢,精道自出,陽事不興;女子失血,絕陰不產(chǎn);老人失溺。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六《活人心統(tǒng)》卷下:九子丸處方

    菟絲子(酒煮)1兩,枸杞子1兩,韭子(炒)1兩,車前子1兩,酸棗仁1兩,覆盆子1兩,益智子(去殼,鹽炒)1兩,雞頭子1兩,柏子(去殼)1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益陽補腎。主男子諸虛,心氣不足,遺精夢泄。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蓮子湯送下。

    摘錄《活人心統(tǒng)》卷下《圣濟總錄》卷一○五:九子丸處方

    蔓菁子1兩,五味子1兩,枸杞子1兩,地膚子1兩,青箱子1兩,決明子(微炒)1兩,楮實(麩炒黃)茺蔚子1兩,菟絲子(酒浸一宿,焙干,別搗為末)1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久患風毒,眼赤,日夜昏暗。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溫酒下,夜食前再進1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陳皮、黃連、半夏、當歸、貝母、枳實、麥冬、甘草、白術(shù)、白茯、蘇梗、覆花、枇杷葉。功能主治胸膈有痰不寬,嘔吐,如有礙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竹茹1團,水煎,食遠服。摘錄《何氏濟生論》卷五......
  • 處方山楂1錢5分,檳榔1錢5分,草果1錢5分,藿香1錢5分,白豆蔻1錢5分,半夏(姜礬制)1錢,南星(泡過)1錢,厚樸1錢,蘇梗1錢。功能主治飲食過多,一時不能g化,胃窄不能容,又挾寒邪于內(nèi),而致嘔吐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0片,水煎服。摘錄《......
  • 處方凈蒼術(shù)2兩(用生姜2兩,切作片子,一同搗爛,炒黃色),厚樸(去粗皮,同前治),小棗兒24個(去核,焙干),白術(shù)(去蘆)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廣術(shù)(煨,銼)半兩,青皮(去白)半兩,木香半兩,藿香葉半兩,澤瀉半兩,縮砂仁半兩,檳榔半兩,......
  • 處方白術(shù)1錢,陳皮7分,砂仁5分,茯苓1錢,當歸身8分,藿香3分。功能主治養(yǎng)血安胎。主婦人見食不喜食,或惡心而吐,或體倦欲臥,雖體質(zhì)平常,孕脈不現(xiàn)。用法用量加老姜1片,炒米2錢,水煎服。如惡心而吐痰者,加制半夏5分。摘錄《產(chǎn)科心法》卷上......
  • 《杏苑生春》卷四:安胃散處方茯苓 白術(shù) 車前子各3克 五味子1.5克 烏梅1枚 粟殼4.5克制法上藥哎咀。功能主治下痢膿血相雜,腹中窘痛,里急后重,日夜無度。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時溫服。摘錄《杏苑生春》卷四《普濟方》卷三十六引《指南方》:安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