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味理中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 白術(shù) 甘草(炙)干姜(炮)干葛 川芎各等分

    制法

    上為銼散。

    功能主治

    治飲酒過多,及啖炙博熱食動(dòng)血,發(fā)為鼻衄。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仁齋直指》卷八: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 白術(shù) 干姜(不炒)甘草(炙)半夏(制)茯苓 橘紅 細(xì)辛 北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

    上藥細(xì)銼。

    功能主治

    溫中祛寒,化痰止咳。治肺胃俱寒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7.5克,加生姜、大棗,水煎,空腹時(shí)服。曾經(jīng)解利者通用。

    摘錄《仁齋直指》卷八《理瀹駢文》:加味理中湯處方

    附子 人參 白術(shù) 干姜 甘草 吳茱萸 肉桂 當(dāng)歸 陳皮 厚樸各等分

    制法

    共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寒中三陰,躁熱煩渴者。

    用法用量

    浸冷水中,或煎湯俟冷后,以棉蘸抹胸口。

    摘錄《理瀹駢文》《濟(jì)陽綱目》卷十八:加味理中湯處方

    理中湯加陳皮、丁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

    胃感寒,嘔吐不止。

    摘錄《濟(jì)陽綱目》卷十八《壽世保元》卷二: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3錢,白術(shù)1錢5分,干姜1錢(炮),甘草8分,肉桂8分,陳皮1錢5分。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傷寒,直中陰經(jīng),腹痛,怕寒厥冷,或下利嘔吐不渴,脈沉遲無力。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臨服加木香(磨)1匙,姜汁少許同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二《揣摩有得集》:加味理中湯處方

    潞參5錢,白術(shù)3錢(土炒),炮姜1錢,附子2錢,扁豆3錢(炒),小半夏2錢,歸身3錢(土炒),砂仁1錢半(炒),焦楂1錢半,木香5分(研),粟殼1錢半(蜜炙焦),生草8分,烏梅炭1錢,川樸5分(炒)。

    功能主治

    臟腑虛寒,偶得暑熱痢病,誤服涼下太過之藥,脾胃受傷,日久不能除根,仍然腹痛痢瀉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揣摩有得集》《華氏醫(yī)方匯編》卷五:加味理中湯處方

    西黨參3錢,野于術(shù)2錢,炙草2分,干姜(炒黑)6分,歸身1錢半,大棗3枚。

    功能主治

    小產(chǎn)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摘錄《華氏醫(yī)方匯編》卷五《會(huì)約》卷九: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2錢或5、6錢,白術(shù)2錢或5、6錢,扁豆(炒,研)2錢,陳皮1錢,干姜(炒)2錢,甘草(炙)1錢,當(dāng)歸2錢(滑泄者,土炒),木香4分,白豆蔻(去殼炒)1錢,茯苓2錢,白芥子(炒,研)8分。

    功能主治

    脾胃虛寒,氣脹便泄,惡食惡寒等。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摘錄《會(huì)約》卷九《會(huì)約》卷四:加味理中湯處方

    白術(shù)2錢,干姜(炒)1錢半,甘草(炙)1錢,丁香5分,白豆蔻(去殼炒,研)1錢。

    功能主治

    陰寒腹痛,脈緊而微,或表熱里寒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如假熱在上不納者,冰冷與服。

    寒甚而手足厥逆,上吐冷涎,下泄清水,加附子2-3錢。

    摘錄《會(huì)約》卷四《會(huì)約》卷四: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少者,用山藥3錢炒黃代之),白術(shù)1錢半,干姜(炒)1錢,甘草(炙)1錢,附子5分,丁香3分,木香3分,半夏1錢,草豆蔻(煨)8分,生姜1錢。

    功能主治

    胃寒呃逆。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會(huì)約》卷四《方癥會(huì)要》卷三: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白術(shù)、甘草、干姜、玄胡。

    功能主治

    虛寒腹痛。

    用法用量

    寒甚者,加桂、附。

    摘錄《方癥會(huì)要》卷三《金鑒》卷四十:加味理中湯處方

    理中湯加附子、茯苓、蒼術(shù)。

    功能主治

    寒中腹脹,多溺涎涕,足軟,胛脊、腰背、睪丸痛,并兼氣虛者。

    摘錄《金鑒》卷四十《胎產(chǎn)秘書》卷下:加味理中湯處方

    淡附子2錢,干姜1錢,茯苓2錢,人參不拘,炙甘草7分,焦術(shù)2錢,白蔻5分,肉桂心1錢,延胡索(醋炒)1錢5分,乳香(去凈油)1錢5分。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心腹痛。

    用法用量

    氣痛,加廣木香1錢,郁金(酒炒)1錢,良姜(醋炒)1錢,紫丁香10只;血痛,加五靈脂(醋炒)1錢5分,炮姜炭7分(代去干姜),蒲黃(炒)7分,歸身(酒炒)2錢;寒痛,加吳萸1錢,小茴(鹽水炒)1錢5分,蘆鹽(水炒)2錢,重用桂、附;食痛,加焦神曲1錢5分,山楂(砂糖炒)2錢,雞肫皮(焙干)2錢,廣皮1錢,母丁香7分:蟲痛,加川椒40粒,烏梅2個(gè),吳茱萸(川連1錢,煮汁拌炒)8分,榧子肉3錢;痰痛,加法夏2錢,肉果(煨)1錢,沉香1錢,牡蠣粉2錢,化橘紅1錢;積痛,加木丁香8分,陳香圓2錢,佛手柑1錢,巴豆(去油凈,取霜,焙干)3分,再用濕腐乳皮包好,藥汁送;虛痛,陰虛加熟地(姜汁、益智、砂仁共5粒炒焦)5錢,枸杞子(酒炒)2錢,阿膠(蒲黃炒)2錢,凈萸肉(酒炒)2錢,干姜(代炮姜)5分,陽虛,增附子;實(shí)痛,去人參、焦術(shù),加枳殼1錢,草蔻1錢,肉桂(代桂枝)8分(醋炒),甚者,加韭汁制大黃3錢(用韭汁拌大黃,9蒸9曬)。

    摘錄《胎產(chǎn)秘書》卷下《玉案》卷二:加味理中湯處方

    大附子(童便制)1錢,干姜(炒黑)8分,甘草8分,檳榔8分,白術(shù)(生炒)8分,人參8分,肉桂6分,川椒6分。

    功能主治

    蛔厥。

    用法用量

    水1鐘,加烏梅3個(gè),水煎服。

    摘錄《玉案》卷二《濟(jì)陽綱目》卷十三: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白術(shù)、干姜(炮)、甘草、附子、丁香、柿蒂。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吐利后,胃中虛寒,呃逆。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濟(jì)陽綱目》卷十三《回春》卷三:加味理中湯處方

    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臍)、人參(去蘆)、白術(shù)(去蘆)、干姜(炒)、肉桂、陳皮、茯苓(去皮)各等分,甘草(炙)減半。

    制法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寒甚痼冷。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大棗2枚,水煎,熱服。

    摘錄《回春》卷三《嵩崖尊生》卷八: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白術(shù)、茯苓、炮姜、炙草、川芎、扁豆。

    功能主治

    因強(qiáng)嘔吐,致傷胃吐血,腹痛自汗者。

    摘錄《嵩崖尊生》卷八《傷寒六書》卷四:加味理中湯別名

    加味理中飲

    處方

    干姜4分,肉桂4分,白術(shù)1錢,人參8分,陳皮8分,茯苓8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

    足太陰脾經(jīng)受癥,臟寒,自利不渴、手足溫,身無熱,脈來沉而無力。

    用法用量

    加味理中飲(《赤水玄珠》卷十八)。

    厥陰消渴,氣上沖心,饑不欲食,食即吐蛔,腹痛大便實(shí)者,加大黃、蜜少許利之;腹濡滿時(shí)減者,去甘草;嘔吐,入半夏、姜汁;蜷臥沉重,利不止,少加附子;利后身體痛者,急溫之,加附子;自利腹痛,入木香(磨)、姜汁,調(diào)和服之。

    摘錄《傷寒六書》卷四《便覽》卷一:加味理中湯處方

    理中湯加炒川椒5粒,檳榔5分。

    功能主治

    胃寒所生蛔厥。

    摘錄《便覽》卷一《醫(yī)學(xué)六要》卷三: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1錢,白術(shù)1錢,干姜(炮)1錢,甘草(炙)5分,丁香10粒,生姜10片。

    功能主治

    胃虛受寒,嘔吐不止。

    用法用量

    水煎,涼服。

    各家論述

    《醫(yī)學(xué)入門萬病衡要》:本方用人參、白術(shù)、炙草諸甘溫以補(bǔ)中;干姜、丁香諸辛熱以散寒;生姜散逆氣,以止嘔吐。

    摘錄《醫(yī)學(xué)六要》卷三《點(diǎn)點(diǎn)經(jīng)》卷二:加味理中湯處方

    甘草、干姜、白術(shù)、條參、肉桂、附子各等分,秦艽1錢半,腹皮1錢半,鉤藤1錢半,川羌1錢半,懷膝1錢,虎骨3錢。

    功能主治

    酒傷,四肢厥冷,瘓癱不仁,口不作渴,冷汗如雨等。

    用法用量

    生姜為引,水煎服。

    摘錄《點(diǎn)點(diǎn)經(jīng)》卷二《萬氏女科》卷三: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白術(shù)、炙草、干姜(煨)、陳皮、藿香、厚樸(姜制)、生姜5片。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脾胃虛弱,失于調(diào)理,傷于風(fēng)冷飲食,而為霍亂,心腹絞痛,手足逆冷,吐瀉并作。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萬氏女科》卷三《傷寒廣要》卷九引《蘊(yùn)要》:加味理中湯處方

    理中湯加丁香1錢,橘紅2錢,半夏2錢,柿蒂(炒)5分。

    功能主治

    胃冷呃忒。

    摘錄《傷寒廣要》卷九引《蘊(yùn)要》《直指》卷八: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白術(shù)、干姜(不炒)、甘草(炙)、半夏(制)、茯苓、橘紅、細(xì)辛、北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

    上銼細(xì)。

    功能主治

    溫養(yǎng)脾肺。主脾肺虛寒,咳嗽不已;中寒口噤,身體強(qiáng)直。肺胃俱寒,咳嗽。中寒,身體僵直,口噤不語,四肢戰(zhàn)掉,灑灑惡寒,脈浮緊,無汗。虛寒咳嗽。

    臨床應(yīng)用

    肺癰咳嗽《外科發(fā)揮》:一男子年前病肺癰,后又患咳嗽,頭眩唾沫,飲食少思,小便頻數(shù)。服解散化痰藥,不應(yīng)。診之,脾肺二脈虛甚。余謂:眩暈唾涎,屬脾氣不能上升,小便無度,乃肺氣不得下制,尚未成癰耳。投以加味理中湯四劑,諸證已退大半,更用鐘乳粉湯而安。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半,加生姜、大棗,水煎,食前服。

    摘錄《直指》卷八《濟(jì)生》卷二: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1兩,干姜(炮)1兩,白術(shù)1兩,干葛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傷胃嘔血。飲食傷胃,遂成嘔吐,物與氣沖,與血吐出,或心腹疼痛,自汗。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濟(jì)生》卷二《三因》卷九: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白術(shù)、甘草(炙)、干姜(炮)、干葛、川芎各等分。

    制法

    上銼散。

    功能主治

    飲酒過多,及啖炙煿熱食動(dòng)血,發(fā)為鼻衄。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

    摘錄《三因》卷九《玉案》卷二:加味理中湯處方

    干姜、人參、白術(shù)、肉桂、甘草、半夏、陳皮、細(xì)辛、茯苓。

    功能主治

    中寒。冬時(shí)直中真寒,一身受邪,難分經(jīng)絡(luò),手足厥冷,或腹痛嘔吐,甚則卒倒昏迷,不省人事,脈遲無力。

    用法用量

    加煨生姜5片,水煎熟,再入姜汁半盞服。其腹內(nèi)外,仍用生姜炒熱,時(shí)時(shí)熨之。

    病重,加熟附子;身甚寒,加麻黃;挾氣,加木香;嘔吐涎沫,加丁香;腹痛,加木香、砂仁;挾食,加草果、枳殼;瀉不止,加升麻、蒼術(shù)。

    摘錄《玉案》卷二《準(zhǔn)繩·女科》卷四: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1錢,白術(shù)1錢,白芍藥1錢,白茯苓1錢,干姜1錢,黃連1錢,藿香葉1錢,木香1錢,訶子肉1錢,肉果1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

    妊娠泄瀉。

    用法用量

    水2鐘,加生姜3片,大棗2枚,煎1鐘,饑時(shí)服。

    摘錄《準(zhǔn)繩·女科》卷四《萬氏女科》卷三:加味理中湯處方

    人參1錢,白術(shù)1錢,炙草1錢,干姜(炮)1錢,陳皮1錢,丁香5分,干柿蒂2錢。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胃氣虛寒,呃逆。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有熱,去丁香,加竹茹2錢。

    摘錄《萬氏女科》卷三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當(dāng)歸2兩(酒洗),黃連4兩(用,吳茱萸1兩煎湯、浸),白芍2兩(炒),白術(shù)1兩(土炒),山楂肉1兩,石蓮子1兩,蒼術(shù)1兩(米泔水浸,炒),枳殼3錢(炒),麥芽1兩(炒),神曲1兩(炒),肉豆蔻1兩(面包煨),木香1兩(忌見火)。制法上為......
  • 處方牡蠣(煅)1兩,桂心1兩,當(dāng)歸1兩,龍齒(煅)1兩,益智仁1兩,烏藥1兩,杜仲1兩2錢,石菖蒲1兩2錢,山茱萸1兩2錢,茯神1兩2錢,牛膝1兩2錢,川椒5錢,北細(xì)辛6錢,半夏6錢,半姜6錢,人參8錢,當(dāng)歸8錢,白芍8錢,紫石英8錢。制法......
  • 《中醫(yī)傷科學(xué)講義》:寶珍膏處方生地 茅術(shù) 枳殼 五加皮 莪術(shù) 桃仁 山奈 當(dāng)歸 川烏 陳皮 烏藥 三棱 大黃 首烏 草烏 柴胡 防風(fēng) 劉寄奴 牙皂 肉桂 羌活 威靈仙 赤芍 南星 香附 荊芥 白芷 海風(fēng)藤 藁本 續(xù)斷 良姜 獨(dú)活 麻黃 甘松......
  • 《外科方外奇方》卷三:寶珠丹處方白硼砂2錢,川連1錢2分,番木鱉(去殼,麻油煠松)5分,黃柏5分,青黛(水飛)5分,薄荷尖5分,水飛雄黃5分,人中白(煅)5分,兒茶5分,膽礬5分,血竭5分,冰片5分,燈心灰3分。制法上為末,收貯,勿泄氣,吹......
  • 處方橄欖核灰、人中白、大紅緯灰、硼砂、冰片、藥珠。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走馬牙疳。用法用量用蘆管抄藥,吹入患處。摘錄《幼科指掌》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