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寄生散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五:寄生散處方

    桑寄生(切,焙)牡丹皮 鹿茸(酒浸,炙去毛)桂(去粗皮)各15克

    制法

    上四味,搗羅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治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溫酒調(diào)下,中午及夜臥空腹時(shí)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五《普濟(jì)方》卷一五四:寄生散處方

    桑寄生 鹿茸(炙)杜仲各7.5克

    制法

    上研為散。

    功能主治

    治腎虛腰痛。

    用法用量

    每次1克,用酒調(diào)服,一日三次。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五四《胎產(chǎn)秘書》卷上:寄生散處方

    寄生 川斷 阿膠 黑人參 白術(shù) 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胎漏下血。

    用法用量

    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錄《胎產(chǎn)秘書》卷上《幼幼新書》卷三十六引張渙方:寄生散處方

    桑寄生1兩,獨(dú)活1兩,川大黃1兩,樸消半兩,甘草(炙)半兩,犀角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毒腫。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1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六引張渙方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一四七:寄生散處方

    桃樹上寄生3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中蠱毒,令人腹內(nèi)堅(jiān)痛,面目青黃,形露骨立,病變無常。

    用法用量

    每服1錢,茶點(diǎn)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一四七《雞峰》卷十五:寄生散處方

    桑寄生1兩,續(xù)斷1兩,芎藭1兩,龍骨3分,當(dāng)歸1兩,伏龍肝1兩,阿膠1兩,干姜1分,甘草1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妊娠胎功不安,腹內(nèi)疼痛,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1個(gè),煎至6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摘錄《雞峰》卷十五《外臺(tái)》卷十七引《必效方》:寄生散處方

    桑寄生1分,鹿茸(炙)1分,杜仲1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腎虛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

    摘錄《外臺(tái)》卷十七引《必效方》
更多中藥材
  • 《金匱要略》卷中:半夏干姜散處方半夏 干姜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研為粗末。功能主治溫胃止嘔。主胃中有寒,干嘔吐逆,吐涎沫。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漿水300毫升,煎取210毫升,頓服之。備注本方證屬胃中有寒,津液凝為痰涎,隨胃氣上逆,因而干嘔、吐涎......
  • 《張氏醫(yī)通》卷五:半夏干姜湯處方半夏、甘草、干姜各等分。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干嘔,吐涎沫。用法用量每取方寸匕,漿水煎服。摘錄《張氏醫(yī)通》卷五《疝氣證治論》:半夏干姜湯處方干姜、桂枝、半夏、蒼術(shù)、生姜各等分。功能主治心胃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水煎......
  • 別名安中散處方半夏2兩(湯浸洗7次,切片,焙干),厚樸4兩(姜制),陳皮6兩(去瓤,焙干),甘草2兩(炙焦黃),蒼術(shù)6兩(米泔浸一伏時(shí),去皮,切,焙干)。制法上銼,慢火炒焦,為粗散。功能主治胃虛,寒熱百病,脾寒痰盛,不思飲食。用法用量每服3......
  • 《圣濟(jì)總錄》卷一九○:半夏撥刀別名半夏飪處方大麥面4兩,半夏(湯洗去滑,盡炒)半兩(為末),桂(去粗皮)1錢(為末)。功能主治婦人痃癖,血?dú)?,口吐酸水。用法用量半夏飪(《普?jì)方》卷三二五)。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九○《圣濟(jì)總錄》卷一九○:半夏......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半夏散處方紫菀(去苗.凈洗)、五味子(撿凈)、半夏(湯泡七次)、甘草(炙),各五兩;肉桂(去粗皮)、細(xì)辛(去苗),各二兩半。炮制上件為細(xì)末。功能主治治小兒咳逆上氣,心胸痰壅,不欲乳食。用法用量三歲兒每服一錢,水一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