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漢椒2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白術(shù)1兩半,肉桂1兩半(去皺皮),白龍骨2兩,白礬灰1兩半,桑螵蛸1兩半(微炒),鹿茸2兩(去毛,涂酥,炙微黃),雞頭實(shí)2兩(生者),補(bǔ)骨脂1兩半(微炒),干姜1兩半(炮裂,銼)。
上為末,入鹽花2兩,研令勻,用獖豬腎10只,切去脂膜,研令爛,以酒2升漸入,熬成膏,次入藥末,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虛勞內(nèi)傷,腎氣衰冷,小便余瀝,精氣滑泄。
每服3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漢椒2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白術(shù)1兩半,肉桂1兩半(去皺皮),白龍骨2兩,白礬灰1兩半,桑螵蛸1兩半(微炒),鹿茸2兩(去毛,涂酥,炙微黃),雞頭實(shí)2兩(生者),補(bǔ)骨脂1兩半(微炒),干姜1兩半(炮裂,銼)。
制法上為末,入鹽花2兩,研令勻,用獖豬腎10只,切去脂膜,研令爛,以酒2升漸入,熬成膏,次入藥末,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內(nèi)傷,腎氣衰冷,小便余瀝,精氣滑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