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橘紅散

    《魏氏家藏方》卷五:橘紅散處方

    陳橘皮(去白)4兩,甘草(炙)4兩,茴香(淘去沙,炒)2兩,白術(shù)(炒)2兩,高良姜(炒)1兩,姜黃1兩,白芷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調(diào)中養(yǎng)氣,溫胃進(jìn)食。主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加鹽少許,食前沸湯調(diào)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五《圣濟總錄》卷四十六:橘紅散處方

    陳橘皮(去白)2兩(以生姜4兩取自然汁,拌勻,慢火炒干),陳曲(炒)2兩,麥糵(炒)2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別研)2兩,甘草(炙)1兩半,人參1兩,草豆蔻(去皮,面裹煨熟,去面)1兩,山芋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脾氣虛弱,宿寒留滯,胃受水谷不能磨化,心腹脹滿。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加生姜2片,鹽少許,沸湯點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六《養(yǎng)老奉親》:橘紅散處方

    陳橘皮1斤半(湯浸,洗5-7度,用凈中拭干,后用生姜5兩取自然汁,拌橘皮令勻,淹1宿,焙干,稱1斤),肉豆蔻半兩,甘草5兩。

    制法

    先將甘草寸截,用白鹽5兩,一處同炒,候鹽紅色、甘草赤色為度,一處為末。

    功能主治

    老人夏月消食和氣。主

    用法用量

    如茶點之。

    摘錄《養(yǎng)老奉親》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五倍子1兩,白芷半兩,石灰3兩,堇泥1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止血,生肉,排膿。主刀斧傷,惡瘡。用法用量滴水為丸,作餅,晾干,刮下,摻。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八五引《吳氏集驗方》......
  • 處方熟石膏24克 升丹6克制法研極細(xì)末。功能主治提膿祛腐。潰瘍膿洗不暢。用法用量摻于瘡面,或制成藥線插人瘡中,外用膏藥或油膏蓋貼。摘錄《外傷科學(xué)》......
  • 《串雅補》卷二:八仙串處方干漆(炒令煙盡)5錢,丁香3錢,廣木香5錢,檀香5錢,檳榔5錢,防己1兩,黑丑(取頭末)3兩,白丑(取頭末)2兩(黑、白丑頭末和勻,分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楝樹根皮(為末)1兩(楝樹須要白皮而生子者用之,無子者不......
  • 《楊氏家藏方》卷九:八仙丸處方肉蓯蓉 牛膝 天麻(去苗)木瓜(去子,切)各120克(用好酒浸三日,焙干)當(dāng)歸(洗,焙)60克 附子(炮,去皮、臍)60克 鹿茸30克(火燎,去毛,涂酥炙)麝香0.3克(別研)制法上藥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
  • 《洞天奧旨》卷六:八仙丹處方大黃6克,金銀花120克,當(dāng)歸尾30克,玄參60克,柴胡9克,炒梔子9克,黃柏9克,貝母9克。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行氣。主濕熱下注。(陰囊皮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洞天奧旨》卷六《傷科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