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濟陰至寶湯

    別名

    濟陰至寶丹(《壽世保元》卷七)。

    處方

    當歸(酒洗)3克 白芍(酒炒)2.5克 白茯苓(去皮)2.5克 白術(shù)(去蘆)3克 陳皮2.5克 知母(生用)2.5克 貝母2.5克(去心)香附(便制)2.5克 柴胡(酒炒)1克 薄荷1克 地骨皮(去心)2.5克 甘草1克 麥門冬(去心)2.5克

    功能主治

    疏肝解郁,補血調(diào)經(jīng),滋潤心肺,退熱除蒸。治婦人諸虛百損,五勞七傷,經(jīng)脈不調(diào),肢體羸瘦,骨蒸潮熱。

    用法用量

    上銼一劑。加煨生姜3片,水煎,溫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一
更多中藥材
  • 《東垣試效方》卷二:奔豚丸處方厚樸(姜制)7錢,黃連(去須,炒)5錢,白茯苓(去皮,另末)2錢,川烏頭(炮)半錢,澤瀉2錢,苦楝(酒煮)3錢,玄胡1錢半,全蝎1錢,附子(去皮)1錢,巴豆霜4分,菖蒲2錢,獨活1錢,丁香半錢,肉桂(去皮)2分......
  • 《金匱要略》卷上:奔豚湯處方甘草 芎藭 當歸各6克 半夏12克 黃芩6克 生葛15克 芍藥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功能主治主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用法用量上藥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溫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
  • 處方茯苓4兩,生葛8兩,甘草2兩(炙),生姜5兩,半夏1升(湯洗),人參3兩,當歸2兩,芎2兩,李根白皮(切)1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短氣,五臟不足,寒氣厥逆,腹脹滿,氣奔走沖胸膈,發(fā)作氣欲絕,不識人,氣力羸瘦,少腹起騰踴如豚子,走上走下......
  • 處方芍藥、川芎、茯苓、葛根、半夏、甘草、當歸、甘李根皮。功能主治腎積,小腹如江豚跳躍上沖。摘錄《證治寶鑒》卷九......
  • 處方甘李白皮1兩半,干葛半兩,半夏4錢,白芍3錢,當歸2錢,芎2錢,甘草2錢。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男子婦人因驚悸憂恚氣聚,自臍腹動悸,上行或沖咽喉,腹中痛。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后溫服。摘錄《雞峰》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