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解風散

    《宣明論》卷二:解風散處方

    人參1兩,川芎1兩,獨活1兩,麻黃(去節(jié),湯洗,焙)1兩,甘草1兩,細辛(去苗)半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解散虛風。主風成寒熱,頭目昏眩,肢體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滯。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醫(yī)學綱目》引作“解風湯”。

    各家論述

    1.《醫(yī)門法律》:風入既久,胃氣致虛,故以人參為君;臣以麻黃、川芎,佐以獨活、細辛,使以甘草,而和其營衛(wèi),乃可收其外解之功也。

    2.《中國醫(yī)學大辭典》:今人但知人參為補虛之藥,不知人參有祛邪蕩實之功。此證因虛風久襲,若獨用麻黃,無人參助其胃氣,必不能奏效也。

    摘錄《宣明論》卷二《雞峰》卷五:解風散處方

    荊芥1兩,麻黃1兩,石膏1兩,細辛1兩,羌活1兩,人參1兩,川芎1兩,甘草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解利風寒。主風寒頭昏,拘急,體倦。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煎至7分,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雞峰》卷五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天門冬6分,干地黃4分,桂心1兩,茯苓1兩,菖蒲3分,五味子3分,遠志3分,石韋3分。制法上藥治下篩。功能主治養(yǎng)命,開心益智。主好忘。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酒、水任服。服30日力倍,60日氣力強,志意足。摘錄《千金》卷十四......
  • 處方北庭半兩(飛過,煎成霜),附子1兩(研為末)。制法上藥以生薯蕷于砂盆內研,調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凡夢鬼交者,蓋由腎氣虛,為客邪所乘,入于臟則喜夢,腎既虛不能制于精,因夢感而動泄,久不止,則令人枯瘁不澤,少力。用法用量仍用禹余糧......
  • 處方北杏10個 雪梨1個 白砂糖30~50克制法將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燉盅內,加清水半碗,隔水燉1小時。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熱生津,潤肺平喘。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腸燥便秘等。用法用量每日2次,食雪梨,飲湯。摘錄《民間方》......
  • 別名金棗散處方北棗1枚,真砒1黑豆大。制法大棗去核,納真砒于棗內,外面紙裹訖,泥固濟燒存灰,研極細。功能主治走馬牙疳。用法用量金棗散(《瘍科綱要》卷下)。摘錄方出《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張氏家傳》,名見《醫(yī)統(tǒng)》卷六十四......
  • 處方北棗1枚(去核,入鴨嘴膽礬1片在內,紙裹火煅通紅,出火毒)。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小兒走馬疳。用法用量敷牙左右。摘錄《醫(yī)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