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箍散

    《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四:金箍散處方

    黃柏(去粗皮)500克 川白及120克 芙蓉葉500克 紫花地丁500克 天花粉250克 白蘞250克

    制法

    上藥研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治瘡癤,癰疽,發(fā)背。

    用法用量

    隨瘡癤癰疽發(fā)背大小量用。每用蔥1把搗碎,加蜂蜜少許,再搗取汁,調(diào)勻搽患處四周,空中出毒,干再用汁潤之,以助藥力。如蔥汁不便,夏月用蜜水,各月用蜜湯。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四《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九:金箍散處方

    黃柏(去粗皮)1斤,川白及4斤,芙蓉葉1斤,紫花地丁1斤,天花粉半斤,白蘞半斤。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瘡癤癰疽發(fā)背。

    用法用量

    隨瘡癤癰疽發(fā)背,每用蔥1把搗碎,加蜂蜜少許,再搗取汁調(diào)勻,搽患處四向,空中出毒,干再用余汁潤之,以助藥力。如蔥汁不便,夏月用蜜水,冬月中蜜湯。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九《顧氏醫(yī)徑》卷六:金箍散處方

    菊花汁調(diào)郁金4兩,白及4兩,白蘞4兩,大黃4兩,黃柏2兩,輕粉5錢,白芷4兩,綠豆粉2兩。

    功能主治

    束疔。主疔瘡。

    摘錄《顧氏醫(yī)徑》卷六《藥奩啟秘》:金箍散處方

    五倍子(焙)4兩,川烏2兩,草烏2兩,天南星2兩,生半夏2兩,川柏2兩,白芷4兩,甘草2兩,狼毒2兩,陳小粉(炒黃)1斤。

    制法

    上為細(xì)末,和勻。

    功能主治

    癰疽,根腳散漫不收束者。

    用法用量

    未成者,茶露同蜜調(diào);將潰者,醋膏調(diào);已潰者,麻油調(diào)敷。

    摘錄《藥奩啟秘》《外科方外奇方》卷一:金箍散處方

    赤小豆1兩,番木鱉2兩,白及5錢,芙蓉葉2兩,白蘞5錢,生大黃5錢,黃柏5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癰疽陽癥。

    用法用量

    蔥蜜調(diào)涂。

    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一《喉科指掌》卷一:金箍散別名

    青露散

    處方

    川大黃1兩(糞缸內(nèi)浸3日取出,曬干),川文蛤3錢,蜂房2錢,芙蓉葉1兩,白及5錢,羌活5錢,人中白5錢,貝母3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敷一切腮頷焮腫,及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

    《喉科紫珍集》有皮消五分,無人中白、貝母。

    摘錄《喉科指掌》卷一《瘍醫(yī)大全》卷八引吳近宸方:金箍散處方

    生大黃4兩,三柰4兩,生南星4兩,姜黃4兩,生半夏4兩,白及3兩,人中白3兩,白芷3兩,天花粉3兩,草河車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一切火毒,無名腫毒,痛疽,初起者即消,已成者即輕。

    用法用量

    用黃蜜調(diào)敷;如紅白色者,用米醋調(diào)敷。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八引吳近宸方《瘍醫(yī)大全》卷八引丁振宇方:金箍散處方

    膽礬2錢,硼砂2錢,水銀2錢,明雄2錢,黑鉛2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一切大毒。

    用法用量

    火酒調(diào)敷。如不粘,加飛面6錢。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八引丁振宇方
更多中藥材
  • 《杏苑生春》卷五:半夏杏仁湯處方半夏3克 杏仁2.4克 枳殼 桔梗 片芩(炒)紫蘇各1.5克 麻黃1.8克 甘草12克功能主治主風(fēng)痰哮喘,喉中痰聲不斷。用法用量上藥哎咀。加生姜5片,水煎,空腹時服。摘錄《杏苑生春》卷五《杏苑》卷五:半夏杏仁......
  • 處方半夏(湯泡7次,焙干)2兩,枳實(麩炒黃色)2兩,白術(shù)2兩。制法上為極細(xì)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因傷食內(nèi)傷。用法用量每服50丸,添服不妨,無定法。如熱湯浸餅蒸為丸亦可。如食傷寒熱不調(diào),每服加上三黃丸10丸,白湯送下;小便......
  • 處方半夏(生姜制)、栝樓、杏仁(去皮尖)、麻黃、白礬(枯稱)、款冬花各等分。制法上為末,生姜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遠(yuǎn)近痰嗽,煩喘不止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摘錄《宣明論》卷九......
  • 處方半夏根(5月5日?。?兩,木瓜根1兩,烏頭1兩。制法上藥陰干并銼細(xì),搗羅為散。功能主治月蝕濕蟲瘡(匿蟲)。用法用量每取棗核許大,以綿裹,納谷道中。日2次。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三......
  • 處方半夏6錢,秫米1兩,白芍6錢,桂枝4錢,炙甘草1錢,生姜3錢,大棗2枚(去核)。功能主治飲退得寐,舌滑,食不進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溫3服。摘錄《溫病條辨》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