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箔十珍丸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金箔十珍丸處方

    金箔(五片) 銀箔(五片) 丹砂(一兩.與金銀箔共研) 琥珀(別研.一分) 玳瑁(鎊.一分) 珍珠(別研.一分) 犀角(鎊.一分) 硼砂(別研.一分) 龍腦(別研.一分) 牛黃(別研.半錢) 白茯苓(去皮.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紫河車(二兩) 茯神(半兩.去木) 甘草(生.一兩)

    炮制

    上除別研藥外,搗羅為末,入別研藥和勻,煉蜜和丸,如雞頭實(shí)大。

    功能主治

    治心神驚悸,頭目不清。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細(xì)嚼,用竹葉湯下,食后臨臥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圣濟(jì)總錄》卷十四:金箔十珍丸處方

    金箔5片,銀箔5片,丹砂(與金銀箔同研)1兩,琥珀(別研)1分,玳瑁(鎊)1分,珍珠(別研)1分,犀角(鎊)1分,硼砂(別研)1分,龍腦(別研)1分,牛黃(別研)半錢,人參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紫河車2兩,茯神(去木)半兩,甘草(生,銼)1兩。

    制法

    上藥除別研外,搗羅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雞頭實(shí)大。

    功能主治

    心神驚悸,頭目不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嚼破,竹葉湯送下,食后臨臥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十四
更多中藥材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四:半夏木通湯處方半夏(湯洗7遍去滑,焙)半兩,木通(銼,炒)半兩,干姜(炮)半兩,芍藥1兩,桑根白皮(炙,銼)1兩。制法上為粗末。一方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咽喉如有物噎塞,飲食妨悶。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
  • 《杏苑生春》卷五:半夏杏仁湯處方半夏3克 杏仁2.4克 枳殼 桔梗 片芩(炒)紫蘇各1.5克 麻黃1.8克 甘草12克功能主治主風(fēng)痰哮喘,喉中痰聲不斷。用法用量上藥哎咀。加生姜5片,水煎,空腹時(shí)服。摘錄《杏苑生春》卷五《杏苑》卷五:半夏杏仁......
  • 處方半夏(湯泡7次,焙干)2兩,枳實(shí)(麩炒黃色)2兩,白術(shù)2兩。制法上為極細(xì)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因傷食內(nèi)傷。用法用量每服50丸,添服不妨,無定法。如熱湯浸餅蒸為丸亦可。如食傷寒熱不調(diào),每服加上三黃丸10丸,白湯送下;小便......
  • 處方半夏(生姜制)、栝樓、杏仁(去皮尖)、麻黃、白礬(枯稱)、款冬花各等分。制法上為末,生姜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遠(yuǎn)近痰嗽,煩喘不止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生姜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摘錄《宣明論》卷九......
  • 處方半夏根(5月5日?。?兩,木瓜根1兩,烏頭1兩。制法上藥陰干并銼細(xì),搗羅為散。功能主治月蝕濕蟲瘡(匿蟲)。用法用量每取棗核許大,以綿裹,納谷道中。日2次。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