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針丸

    《宣明論》卷十三:金針丸別名

    六神丸

    處方

    丁香、木香、乳香、阿魏、輕粉、骨碎補(去毛)、檳榔、官桂、桂心、巴豆(去皮)、杏仁(去皮)、不木灰、肉豆蔻、陽起石、朱砂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水面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陽絕痞氣,心腹不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針穿作孔子,小油內(nèi)滾過,燈焰內(nèi)燎遍,于油中蘸死,嚼生姜下,不拘時候,1日3次。

    摘錄《宣明論》卷十三《雞峰》卷十八:金針丸處方

    巴豆、朱砂各等分。

    制法

    面糊為丸,如麻子大,遂旋用針穿一竅子。

    功能主治

    卒然嘔吐,胸中痞悶,氣不下行,此由飲食失宜,過傷胃氣,胃氣滯而不行,水谷不化,氣逆則吐,其脈沉疾而短滑。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針扎定,于燈上燒少時,熟水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八《圣濟總錄》卷二十二:金針丸處方

    不灰木2錢,陽起石1錢,阿魏1錢,白丁香1錢半,丹砂(研)1錢半,乳香1錢半,膩粉1錢半,硫黃1分,巴豆(去皮心膜,出油)2-7粒。

    制法

    上為細末,糯米粽子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傷寒陰氣結(jié)伏在胸膈,虛痞,或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丁香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二《博濟》卷一:金針丸別名

    大金針丸

    處方

    陽起石半兩,不灰木半兩,阿魏半兩,巴豆25粒(去皮心,不去油),杏仁25枚(去皮尖)。

    制法

    上為細末,用軟粟米飲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傷寒結(jié)胸氣逆,并手足冷,嘔吐不定。

    用法用量

    大金針丸(《圣濟總錄》卷二十二)。

    摘錄《博濟》卷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遼五味(揀凈)1斤,杜仲(姜汁炒)2兩,阿膠2兩,白術(shù)2兩,貝母4兩,白茯苓4兩,花椒目4兩,荷葉(煅灰存性)4兩,懷生地4兩(用柏子仁3錢、砂仁3錢,絹袋盛,加生地同煮,揀去柏子仁、砂仁)。制法上為末,以黑棗肉同地黃汁為丸。功能主治男......
  • 處方真香油1斤4兩,甘草1兩,谷精草5錢,紫梢花2錢,蛇床子(酒浸干)2錢,人參4錢,天門冬(去心)4錢,麥門冬(去心)4錢,生地黃(酒洗)4錢,熟地黃(酒洗)4錢,遠志(甘草水煮,去心)4錢,菟絲草4錢,牛膝(酒洗)4錢,鹿茸(酥炙去毛)......
  • 處方鹿茸(去毛)1兩2錢,鹿腎2具,海馬8具,虎骨(炙)1兩,狗腎6具,熟地8錢,肉桂(去粗皮)1兩,山藥1兩2錢,當歸1兩6錢,杜仲炭1兩2錢,白術(shù)(炒)1兩2錢,牛膝1兩2錢,枸杞1兩2錢,五味子(炙)1兩2錢,茯苓1兩2錢,黨參(去蘆......
  • 《攝生眾妙方》卷二:保真膏處方天門冬1兩,麥門冬1兩,遠志1兩,谷精草1兩,生地黃1兩,熟地黃1兩,附子1兩,小茴香1兩,大茴香1兩,羌活1兩,木鱉子1兩,獨活1兩。功能主治存精通氣,固本堅硬,壯筋骨,有百戰(zhàn)之功,最不泄精。主男女下元虛冷,......
  • 《解圍元藪》卷四:保真飲處方精羊肉4兩,蟬殼4兩,麻黃(春秋用)1兩5錢(夏用1兩,冬用2兩)。功能主治癘瘡。用法用量先把羊肉煮爛,取汁6-7碗,入蟬殼、麻黃,再煮存4碗,旋服完,吃羊肉。取汗昏沉,1日醒后,3日皆退盡。筋骨痛者,加上好點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