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雞鳴丸

    《回春》卷二:雞鳴丸別名

    雞鳴定喘丸

    處方

    知母4兩(炒),杏仁(去皮尖)2錢,桔梗(去蘆)5錢,阿膠(麩炒)4錢,葶藶(火上焙)3錢,款冬花4錢,旋覆花1兩,半夏(姜汁炒)3錢,甘草(炙)1兩,陳皮(去白)1兩,兜鈴1兩,五味子4錢,麻黃1兩,人參5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宣肺化痰定喘。主風(fēng)寒咳嗽,發(fā)熱惡寒,頭痛體痛,咳嗽痰清,以及肺經(jīng)寒濕,痰飲喘嗽,交冬即發(fā),喘咳難臥。

    用法用量

    雞鳴定喘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注意

    忌食辛辣、膩物。

    摘錄《回春》卷二《攝生眾妙方》卷六:雞鳴丸處方

    半夏、貝母、杏仁(去皮尖)、苦葶藶、桔梗、陳皮、北五味、旋覆花、紫蘇子、甘草、阿膠(炒灰)、人參、御米殼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諸般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烏梅1個,大棗3枚,煎湯,食遠嚼藥吞下。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六《醫(yī)學(xué)碎金錄》引《蘡薁軒膏丹丸散真方匯錄》:雞鳴丸處方

    知母1兩,貝母1兩,杏仁1兩,阿膠(面炒)1兩,葶藶子(隔紙炒)1兩,款冬1兩,甘草1兩,半夏1兩,五味子1兩,廣皮1兩,桔梗1兩,紫蘇1兩,天冬1兩,沙參1兩,旋覆花1兩。

    制法

    煉蜜為丸,每丸重二錢。

    功能主治

    咳嗽痰喘,日輕夜重,秋冬必發(fā),或久咳聲啞,盜汗,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早、晚各服1丸,小兒1丸分4服。

    摘錄《醫(yī)學(xué)碎金錄》引《蘡薁軒膏丹丸散真方匯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沙市方):雞鳴丸處方

    知母1兩,杏仁1兩,阿膠珠1兩,葶藶子5錢,紫菀(炙)1兩,粉甘草5錢,法半夏1兩,北五味5錢,桔梗5錢,廣陳皮1兩,全紫蘇1兩,天門冬1兩,罌粟殼(炙)1兩,復(fù)花(炙)1兩,川貝母1兩,黨參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氣管發(fā)炎,咳嗽氣促,哮喘痰多,睡眠不寧。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溫開水下,1日2次,小兒老人酌減。

    注意

    肺弱咳嗽而無痰喘者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沙市方)《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五引《中朝方》:雞鳴丸處方

    知母(酒炒)、貝母(炒)、陳皮(去白)、桑白皮(蜜炒)、款冬花、旋覆花、天門冬、麥門冬、人參、葶藶子(炒)、桔梗、杏仁(麩炒)、半夏(姜制)、阿膠珠、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喘嗽。

    用法用量

    以烏梅湯或生姜湯化下1丸。

    摘錄《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五引《中朝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爐甘石1兩,羌活1錢,荊芥1錢,防風(fēng)1錢,細(xì)辛1錢,薄荷1錢,麻黃1錢,白芷1錢,赤芍1錢,大黃1錢,黃芩1錢,黃柏1錢,當(dāng)歸1錢,木賊草1錢,龍膽草1錢,密蒙花1錢,蔓荊草1錢,蟬衣1錢,菊花1錢。功能主治眼目諸疾,痔瘡。用法用量用泉......
  • 處方墨面560克 紅花 冰片各6克 麝香3克 熊膽12克 冰糖30克 阿膠48克制法共碾極細(xì)面,制成長方形小塊。功能主治清熱,鎮(zhèn)靜,止血。吐血,衄血,大小便血,急怒暴熱而驟然吐血。用法用量每服4.2克 白開水送下。注意服藥期間,忌食有刺激性......
  • 處方當(dāng)歸1兩,大黃半兩,枳殼3錢,赤芍3錢,木香3錢。功能主治婦人下痢赤白,腹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一九引《仙傳濟陰方》......
  •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八寶治紅丹處方荷葉5千克 石斛1.5千克 大小薊1千克 香墨1千克 甘草1千克 白芍1千克 丹皮2千克,藕節(jié)2千克 側(cè)柏炭2千克.黃芩2千克 百合2千克 梔子(炒焦)2千克 橘皮2千克 棕櫚炭500克 貝母750克 ......
  • 處方蟾酥8分,蝎尾4錢,雄黃4錢,僵蠶4錢,炙乳沒4錢,銀朱4錢,黃連2錢,冰片4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癰疽初起,腫痛微紅,面赤者。用法用量摻膏藥上貼。摘錄《青囊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