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快活丸

    《御藥院方》卷四:快活丸處方

    良姜 干姜(炮)各120克 吳茱萸(炒)木香各30克 枳實(shí)(不去白)陳皮(不去白)各60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酒煮神曲、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上膈停痰,中脘氣痞,飲食不下,或時(shí)嘔吐,食不消化,心腹脹滿,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用生姜、陳皮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御藥院方》卷四《御藥院方》卷四。:快活丸處方

    良姜4兩,干姜(炮)4兩,吳茱萸(炒)1兩,木香1兩,枳實(shí)(不去白)2兩,陳皮(不去白)2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酒煮神曲、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上膈停痰,中脘氣痞不下,飲食不入,或時(shí)嘔吐,食不消化,心腹脹滿,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不拘時(shí)候,以生姜、陳皮湯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四?!秼胪賳枴肪砭牛嚎旎钔?strong>處方

    檀香5錢,益智5錢,蓬術(shù)5錢,三棱1兩,砂仁1兩半,姜黃1兩半,甘松1兩半,白豆蔻1兩半,甘草1兩半,陳皮7錢,香附子3兩。

    制法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寬中快膈。主小兒脾胃虛弱,雖進(jìn)乳食則遲化而中滿,嘔吐肚急,面黃肚疼,臟腑不調(diào);大人十噎五膈。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姜湯、白湯任下。

    摘錄《嬰童百問》卷九《普濟(jì)方》卷二十二:快活丸處方

    丁香3錢,官桂3錢,木香3錢,茴香3錢,干姜5錢,蒼術(shù)(去皮,炒)5錢。

    制法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療脾胃,順氣建陽,住小便。主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食前好酒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十二《普濟(jì)方》卷一七二:快活丸處方

    黑牽牛半斤,大麥芽半斤(用巴豆3錢,炒黃色,去巴豆),香附子4兩(炒,去毛),青皮3兩半,蘿卜子4兩(炒),檳榔2兩,蓬術(shù)4兩,三棱(酷炙)4兩,大黃2兩(生用)。

    制法

    上為細(xì)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積聚,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按:《奇效良方》有陳皮。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七二《活幼心書》卷下:快活丸處方

    蒸餅1兩(去頂,剜空,入青礬,納半錢重,仍以碎餅屑緊塞上,用水紙封定,灰火中炮透,取出候冷用)。

    制法

    上銼焙為末,別以肥棗(用米泔水浸,經(jīng)一宿)飯上蒸少時(shí),去皮核,用乳缽爛杵如糊,同前餅?zāi)┩し?,再杵勻?yàn)橥?,如麻仁大?/p>功能主治

    健脾化枳,進(jìn)食肥肌。主丁奚疳證。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以溫米清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兒小者亦以米湯化服;其蒸餅不拘個(gè)數(shù),大約以1兩,入青礬半錢重為定,下常如前法制半斤,作1料。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雞峰》卷二十:快活丸處方

    山茱萸、石茱萸、吳茱萸、金鈴子、杜茴香、官桂、青橘皮、陳橘皮(并生用)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去寒濕,壯脾胃,寬膈快氣。主氣。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食后、臨臥生姜湯送下;熟。水亦可。

    摘錄《雞峰》卷二十《百一》卷五引韓倅子髦方:快活丸處方

    枳殼1兩半(炒),桂1兩,桔梗2兩,半夏(湯洗7遍)2兩。

    制法

    上為末,姜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食化痰,寬胸膈。主痰飲。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姜湯送下。

    摘錄《百一》卷五引韓倅子髦方《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五:快活丸處方

    五味子(微炒)1兩,枳殼(去瓤,微炒)1兩半,糯米(炒香熟)1兩半,檳榔(銼)半兩,京三棱(炮)半兩,蓬莪術(shù)(炮)半兩,郁李仁(湯浸,去皮)半兩,青橘皮(湯去白,焙)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用半夏1兩,生姜2兩爛煮,研細(xì)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消痰進(jìn)食。主脾胃冷熱相攻,胸膈氣悶。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食后溫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五《普濟(jì)方》卷一六八:快活丸處方

    枳殼1兩,青皮1兩,陳皮1兩,丁香1兩,砂仁1兩,烏藥1兩,三棱3兩,蓬術(shù)3兩,香附3兩,蘿卜子3兩,栗楔3兩,麥芽3兩。

    制法

    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酒食,去積滯,散冷氣。主積聚。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茶、酒任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六八《普濟(jì)方》卷一七一:快活丸處方

    木香3錢,橘紅3錢,青皮3錢,縮砂仁3錢,檳榔3錢,枳殼3錢,蓽澄茄3錢,白術(shù)3錢,干生姜3錢,三棱3錢,廣木半兩,神曲半兩,甘草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胸膈飽悶。

    用法用量

    每服60丸,食后用生姜湯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七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生石膏30克 月石21克 冰片0.9克 僵蠶3克制法為極細(xì)末,瓷瓶盛貯。功能主治主牙疳,牙痛,口瘡,齒衄,喉痹。用法用量吹敷患處。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 處方8月半后西瓜青皮(不見日色,陰干為末)。功能主治喉癥。用法用量每用1錢,加冰片少許,吹入喉中。摘錄《惠直堂方》卷二......
  • 《疫喉淺論》卷下:冰白散處方梅花冰片1.5克 人中白15克 兒茶15克 粉甘草3克 玄明粉1.5克 雞內(nèi)金(要不落水者,瓦上焙干)15克功能主治主疫喉腐爛。用法用量共碾細(xì)末。吹喉中。摘錄《疫喉淺論》卷下《青囊秘傳》:冰白散處方人中白、冰片、......
  • 處方煅石膏31g,冰片1g。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瘡瘍糜爛。用法用量外敷。摘錄《中醫(yī)皮膚病學(xué)簡編》......
  • 處方硼砂1分,冰片1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鼻中生紅線一條,少動(dòng)之則痛如死。用法用量以人乳調(diào)之,輕輕點(diǎn)在紅線中間。摘錄《石室秘錄》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