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靈脾肉桂酒

    處方

    仙靈脾100g 陳橘皮15g 黑豆皮30g 連皮大腹檳榔3枚 豉30g 肉桂30克 生姜3片 蔥白3根(切) 黃酒1000ml

    炮制

    1. 將上述藥材搗碎,裝入紗布袋內(nèi);

    2. 懸掛于小壇內(nèi)不觸壇底,煻灰火(熱灰火)外煨1日后取出候冷備用。

    功能主治

    溫補腎陽,健脾利濕。主治脾腎兩虛,脘腹冷痛,食欲不佳,腰酸體弱。

    用法用量

    每次10ml,每日早晚2次,將酒溫熱服用。

    備注

    (1)仙靈脾、肉桂:溫補腎陽,虛冷納差諸證可除,為方中主藥。陳皮、豉、檳榔、黑豆皮、生姜、蔥白:理痰氣,健胃疏風,推陳以致新。補腎溫脾,疏利腸胃,標本相顧,則虛冷諸癥自退。黃酒:有助溫補疏利之功。

    摘錄《普濟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三棱、莪術(shù)、雄黃、蜈蚣、自然銅、蛇含石、木香、鐵華粉、辰砂、沉香、冰片、蘆薈、阿魏、天竺黃、全蝎。制法上為末,入豬膽汁,煉蜜為丸。功能主治蟲積腹痛,多嗜肥甘,唇紅,脈滑。用法用量口服。摘錄《證治寶鑒》卷九......
  • 《內(nèi)科摘要》卷下:阿魏膏處方羌活 獨活 玄參 官桂 赤芍藥 川山甲 生地黃 兩頭尖 大黃 白芷 天麻各15克 槐、柳、桃枝各9克 紅花12克 木鱉子20枚(去殼)亂發(fā)(如雞子大)1塊制法上用香油1.12千克,煎黑去滓;入發(fā)煎,發(fā)化仍去滓;徐......
  • 《內(nèi)科摘要》卷下:阿魏膏處方羌活 獨活 玄參 官桂 赤芍藥 川山甲 生地黃 兩頭尖 大黃 白芷 天麻各15克 槐、柳、桃枝各9克 紅花12克 木鱉子20枚(去殼)亂發(fā)(如雞子大)1塊制法上用香油1.12千克,煎黑去滓;入發(fā)煎,發(fā)化仍去滓;徐......
  • 處方防己1兩5錢,荊芥1兩,白芷1兩,赤芍1兩,當歸1兩,黃連1兩,黃柏1兩,風子肉1兩,人參1兩,連翹1兩,蓬術(shù)1兩,黑丑1兩,寸香1錢,香油2斤,黃丹8兩。制法桃、槐、柳、榆、桑枝各7條,長一寸,為膏聽用。另以風子肉二兩,川山甲八錢,乳......
  • 處方青皮3兩,陳皮2兩,良姜2兩,紅豆2兩,桂(去粗皮)1兩,縮砂(去皮)2兩,蓬荗(炮)2兩,草果子(去皮)2兩,干姜(炮)、萊菔子2兩(炒),木香2兩,硇砂半錢,阿魏1分(并硇砂用醋化,去砂石,研)。制法上為末和勻,面糊為丸,如綠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