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理血湯

    《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理血湯處方

    生山藥30克 生龍骨(搗細)18克 生牡蠣(搗細)18克 海螵蛸(搗細)12克 茜草6克 生杭芍9克 白頭翁9克 真阿膠(不用炒)9克

    功能主治

    清熱止血。治腎陰不足,血熱妄行。血淋,溺血,大便下血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溺血者,加龍膽草9克,大便下血者,去阿膠,加龍眼肉15克。

    備注

    血淋之癥,多由縱欲太過,腎臟因虛生熱,以致血熱妄行。方中山藥、阿膠以補腎臟之虛,白頭翁以清腎臟之熱,茜草、螵蛸以化其凝滯而兼能固其滑脫,龍骨、牡蠣以固其滑脫而兼能化其凝滯,芍藥以利小便而兼能滋陰清熱,所以適用于血淋、溺血等屬子腎陰不足而血分有熱者。

    摘錄《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衷中參西》上冊:理血湯處方

    生山藥1兩,生龍骨(搗細)6錢,生牡蠣(搗細)6錢,海螵蛸(搗細)4錢,茜草2錢,生杭芍3錢,白頭翁3錢,真阿膠(不用炒)3錢。

    功能主治

    血淋及溺血、大便下血證之由于熱者。

    用法用量

    溺血者,加龍膽草3錢;大便下血者,去阿膠,加龍眼肉5錢。

    各家論述

    血淋之癥,大抵出之精道也。其人或縱欲太過而失于調(diào)攝,則腎臟因虛生熱?;蛴娭贫圆裳a,則相火動無所泄,亦能生熱,以致血室中血熱妄動,與敗精溷合化為腐濁之物,或紅或白,成絲成塊,溺時杜塞牽引作疼。故用山藥、阿膠以補腎臟之虛,白頭翁以清腎臟之熱,茜草、螵蛸以化其凝滯而兼能固其滑脫,龍骨、牡蠣以固其滑脫而兼能化其凝滯,芍藥以利小便而兼能滋陰清熱。

    摘錄《衷中參西》上冊《脈癥正宗》卷一:理血湯處方

    生地2錢,當(dāng)歸1錢,丹皮8分,川芎1錢,桃仁1錢,紅花5分,赤苓8分,香附2錢。

    功能主治

    瘀滯。

    摘錄《脈癥正宗》卷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艾葉1錢半,柏子仁(去凈油)1錢半,山萸肉1錢半,丹皮1錢半,大生地3錢,白蓮肉(去心)2錢,真山藥2錢,澤瀉1錢,生荷葉1張(干者不效)。功能主治鼻血不止,無論虛實至重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驗方新編》卷一......
  • 處方蘄艾4錢,烏梅1個(上鉆1孔)。功能主治大便下血。用法用量以蘄艾包烏梅,用線扎定,水2鐘,煎8分,空心溫服。摘錄《內(nèi)經(jīng)拾遺》卷一......
  • 處方生艾(搗,取汁)。功能主治下蛔。主蛔蟲,或心如刺,口吐清水。用法用量取肥香脯1方寸片,先吃,令蟲聞香,然后即飲1升。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九引葛氏方,名見《圣濟總錄》卷九十九......
  • 處方艾1兩(銼細)。功能主治一切癬。用法用量以釅醋半升,煎取濃汁,去滓,涂摩癬上,日3-5次。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七......
  • 《外臺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艾湯別名葶藶苦酒湯(《類證活人書》卷十六)。處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 葶藶(熬,杵膏)9克 生艾汁(無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搗取汁)100毫升功能主治傷寒七八日,內(nèi)熱不解,發(fā)狂煩躁,面赤嚼痛。用法用量上藥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