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陳皮6兩,蒼術4兩(米泔水內(nèi)入生姜汁,浸1宿,曬干),甘草3兩,厚樸4兩(以陳壁土,生姜2片,酒1盞,和水5盞,煮令干為度,曬干),草果3兩,檳榔(生用)2兩,木香2兩,半夏(湯泡7次)2兩,縮砂仁2兩,青皮2兩(去瓤,銼碎,以巴豆3-4粒去皮膜,線穿定,于青皮內(nèi)炒巴豆黑,去巴豆)。
瘧疾。
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2盞,加生姜5片,烏梅、棗子各2個,入酒1呷,同煎3-5沸,和滓露1宿,至天明取入,再同滓煎至7分,去滓,空心通口服,滓再煎,于未發(fā)前再煎服。
熱多寒少加前胡,去半夏;寒多熱少加官桂、川姜去青皮;如嘔吐加丁香、附子,去半夏、木香。
常山5錢半。
上銼細。
水煎,去滓,以薄綿封蓋碗,露至天明時,取燙溫,服些少。嘔瀉無妨。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陳皮6兩,蒼術4兩(米泔水內(nèi)入生姜汁,浸1宿,曬干),甘草3兩,厚樸4兩(以陳壁土,生姜2片,酒1盞,和水5盞,煮令干為度,曬干),草果3兩,檳榔(生用)2兩,木香2兩,半夏(湯泡7次)2兩,縮砂仁2兩,青皮2兩(去瓤,銼碎,以巴豆3-4粒去皮膜,線穿定,于青皮內(nèi)炒巴豆黑,去巴豆)。
功能主治瘧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2盞,加生姜5片,烏梅、棗子各2個,入酒1呷,同煎3-5沸,和滓露1宿,至天明取入,再同滓煎至7分,去滓,空心通口服,滓再煎,于未發(fā)前再煎服。
熱多寒少加前胡,去半夏;寒多熱少加官桂、川姜去青皮;如嘔吐加丁香、附子,去半夏、木香。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二引戴防御方《普濟方》卷一九七:露星散處方常山5錢半。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瘧疾。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以薄綿封蓋碗,露至天明時,取燙溫,服些少。嘔瀉無妨。
摘錄《普濟方》卷一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