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五味子(制)150g山茱萸(制)200g茯芩150g牡丹皮150g熟地黃400g山藥200g澤瀉150g
本品為黑褐色的水蜜丸;氣微香,味甘、微酸。
以上七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30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補(bǔ)腎納氣,澀精止遺。用于腎虛不能納氣,呼多吸少,喘促胸悶,久咳咽干氣短,遺精盜汗,小便頻數(shù)。
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外感咳嗽、氣喘者忌服。
每40丸重約3g
密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五味子(制)150g山茱萸(制)200g茯芩150g牡丹皮150g熟地黃400g山藥200g澤瀉150g
性狀本品為黑褐色的水蜜丸;氣微香,味甘、微酸。
炮制以上七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30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補(bǔ)腎納氣,澀精止遺。用于腎虛不能納氣,呼多吸少,喘促胸悶,久咳咽干氣短,遺精盜汗,小便頻數(shù)。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注意外感咳嗽、氣喘者忌服。
規(guī)格每40丸重約3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