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參100g 白術(shù)(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陳皮50g 山藥100g 蓮子(炒)100g 山楂(炒)50g 六神曲(炒)80g 麥芽(炒)50g 澤瀉50g
本品為棕色的大蜜丸;味甜。
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便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三歲以內(nèi)小兒酌減。
每丸重3g
密封。
人參 白術(shù) 青皮(湯洗,去瓤)神曲(炒)麥芽(炒)陳皮(湯洗,去瓤)厚樸(去粗皮,銼,姜制一宿,炒)縮砂仁 干姜(炮)各30克 甘草(炒)45克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治脾胃虛弱,氣不升降,中滿痞塞,心腹膨脹,腸鳴泄瀉,不進飲食。
每服1丸,空腹時細嚼,用米飲湯送下。
人參(去蘆)白術(shù)(土炒)白茯苓(去皮)干山藥 蓮肉各30克 山楂(蒸,去核)甘草(蜜炙)陳皮 澤瀉各15克
上各為細末,荷葉煮湯,以炊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健脾益氣,消食和中。治小兒傷食,嘔吐泄瀉,腹脹腹痛,小兒疳積,面黃消瘦。
每服70~90丸,食后用米飲送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人參100g 白術(shù)(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陳皮50g 山藥100g 蓮子(炒)100g 山楂(炒)50g 六神曲(炒)80g 麥芽(炒)50g 澤瀉50g
性狀本品為棕色的大蜜丸;味甜。
炮制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三歲以內(nèi)小兒酌減。
規(guī)格每丸重3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百一選方》卷二:啟脾丸處方人參 白術(shù) 青皮(湯洗,去瓤)神曲(炒)麥芽(炒)陳皮(湯洗,去瓤)厚樸(去粗皮,銼,姜制一宿,炒)縮砂仁 干姜(炮)各30克 甘草(炒)45克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虛弱,氣不升降,中滿痞塞,心腹膨脹,腸鳴泄瀉,不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時細嚼,用米飲湯送下。
摘錄《百一選方》卷二《增補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卷一引《經(jīng)驗良方》:啟脾丸處方人參(去蘆)白術(shù)(土炒)白茯苓(去皮)干山藥 蓮肉各30克 山楂(蒸,去核)甘草(蜜炙)陳皮 澤瀉各15克
制法上各為細末,荷葉煮湯,以炊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消食和中。治小兒傷食,嘔吐泄瀉,腹脹腹痛,小兒疳積,面黃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70~90丸,食后用米飲送下。
摘錄《增補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卷一引《經(jīng)驗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