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清瘟敗毒飲

    《疫疹一得》卷下:清瘟敗毒飲處方

    生石膏(大劑)180~240克(中劑)60~120克(小劑)24~36克 小生地(大劑)18~30克(中劑)9~15克(小劑)6~13.5克 烏犀角(大劑)18~24克(中劑)9~12克(小劑)6~12克 真川連(大劑)12~18克(中劑)6~12克(小劑)3~4.5克 生梔子 桔梗 黃芩 知母 赤芍 玄參 連翹 鮮竹葉 甘草 丹皮

    功能主治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治濕熱疫毒及一切火熱之證。氣血兩燔,高熱狂躁,心煩不眠,或神昏譫語,頭痛如劈,大渴引飲,咽痛干嘔,發(fā)斑吐血,舌絳唇焦,脈沉細而數,或沉數,或浮大而數。現用于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癥等表現為氣血兩燔癥狀者。

    用法用量

    石膏先煎十余分鐘后,再入余藥同煎,犀角磨汁和服,或研末,或先煎對入,分二次服。疫證初起,惡寒發(fā)熱,頭痛如裂,煩躁譫妄,身熱肢冷,舌刺唇焦,上嘔下泄,六脈沉細而數者用大劑,沉而數者用中劑,浮大而數者用小劑。

    若斑一出,加大青葉,并少佐升麻1.2~1.5克,大便不通,加生軍;大渴不已,加石膏、天花粉;胸膈遏郁,加川連、枳殼、桔梗、瓜蔞霜。

    備注

    本方為綜合《傷寒論》白虎湯、《外臺秘要》引《小品方》之芍藥地黃湯、《外臺秘要》引《崔氏方》之黃連解毒湯等三方加減而成。方中重用石膏合知母、甘草以清陽明之熱;黃連、黃芩、梔子三藥合用能瀉三焦實火;犀角、丹皮、生地、赤芍專于涼血解毒化瘀;連翹、玄參、桔梗、甘草清熱透邪利咽;竹葉清心利尿,導熱下行。諸藥合用,既清氣分之火,又涼血分之熱,是治療氣血兩燔的主要方劑。

    摘錄《疫疹一得》卷下清·《疫疹一得》:清瘟敗毒飲組成

    生石膏(大劑六到八兩(180~240克),中劑二至四兩(60~120克),小劑八錢至一兩二錢(24~36克)),生地黃(大劑六錢至一兩(18~30克),中劑三至五錢(9~15克),小劑二至四錢(6~12克)),黃連(大劑四至六錢(12~18克),中劑二至四錢(6~12克),小劑一錢至一錢半(3~4.5克)),梔子三錢(9克),桔梗一錢半(4.5克),黃芩三錢(9克),知母三錢(9克),赤芍三錢(9克),玄參三錢(9克),連翹三錢(9克),竹葉二錢(6克),甘草一錢半(4.5克),丹皮三錢(9克)。

    用法

    “六脈沉細而數,即用大劑;沉而數者用中劑;浮大而數用小劑”。先煎石膏數十沸,后下諸藥。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瀉火。

    主治

    溫熱疫毒,氣血兩燔,癥見大熱煩躁,渴欲干嘔,頭痛如劈,昏狂譫語,或發(fā)斑吐衄,舌繹唇焦,脈沉細而數,或沉數,或浮大而數。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手足口病、膿毒癥、腎綜合征出血熱、重型肝炎、銀屑病等病癥。

    1.小兒支氣管肺炎:以本方為主灌腸治療42例,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療效評價,治療后5日、10日、15日總有效率分別為81%、91%、100%。(《護理學報》2014年第15期)

    2.手足口?。簩φ战M50例予抗病毒對癥治療,治療組50例在此基礎上聯合本方加減治療,療程10日,觀察口腔皰疹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及危重癥轉化率。療效標準以體溫正常,皮疹消退,無新皮疹出現,生命體征正常為顯效。結果:治療組口腔皰疹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為5.94±o.58日和2.36±0.52日;對照組為7.11±0.65日和3.15±0.60日。治療組顯效率總有效率94%;對照組總有效率88%。兩組療效比較P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艾葉1錢半,柏子仁(去凈油)1錢半,山萸肉1錢半,丹皮1錢半,大生地3錢,白蓮肉(去心)2錢,真山藥2錢,澤瀉1錢,生荷葉1張(干者不效)。功能主治鼻血不止,無論虛實至重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驗方新編》卷一......
  • 處方蘄艾4錢,烏梅1個(上鉆1孔)。功能主治大便下血。用法用量以蘄艾包烏梅,用線扎定,水2鐘,煎8分,空心溫服。摘錄《內經拾遺》卷一......
  • 處方生艾(搗,取汁)。功能主治下蛔。主蛔蟲,或心如刺,口吐清水。用法用量取肥香脯1方寸片,先吃,令蟲聞香,然后即飲1升。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九引葛氏方,名見《圣濟總錄》卷九十九......
  • 處方艾1兩(銼細)。功能主治一切癬。用法用量以釅醋半升,煎取濃汁,去滓,涂摩癬上,日3-5次。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七......
  • 《外臺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艾湯別名葶藶苦酒湯(《類證活人書》卷十六)。處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 葶藶(熬,杵膏)9克 生艾汁(無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搗取汁)100毫升功能主治傷寒七八日,內熱不解,發(fā)狂煩躁,面赤嚼痛。用法用量上藥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