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清空膏

    《蘭室秘藏》卷中:清空膏處方

    川芎15克 柴胡21克 炙甘草45克 黃連(炒)防風(fēng) 羌活各30克 黃芩90克(去皮,銼,一半酒制,一半炒)

    功能主治

    治偏正頭痛,年久不愈;及風(fēng)退熱上壅損目,腦痛不止者。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次6克,入茶少許,湯調(diào)如膏,臨臥時抹在口內(nèi),用少許白開水送下。

    摘錄《蘭室秘藏》卷中金·《蘭室秘藏》:清空膏出處

    清空膏,出自金·《蘭室秘藏》。本方又名“清空湯”。

    組成

    川芎五錢(15克),柴胡七錢(20克),黃連、防風(fēng)、羌活各兩(各30克),炙甘草一兩五錢(45克),黃芩三兩(90克)。

    用法

    上藥共研為末,每服4克,放于盞內(nèi),加入茶汁少許調(diào)如膏,臨臥用開水送下;也可改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guī)劑量酌定。

    功效

    清熱祛風(fēng)。

    主治

    偏正頭痛,年深不愈,風(fēng)濕熱上壅損目,腦痛不止等癥。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偏頭痛等病癥。

    偏頭痛:以本方加減治療偏頭痛44例,療效評判標準以頭痛及伴隨癥狀消失,6個月內(nèi)未復(fù)發(fā)為顯效。結(jié)果:顯效32例,占72.8%;有效10例,占22.7%;無效2例,占4.5%;總有效率95.5%。(《河北中醫(yī)》2000年第1期)

    方解

    本方用羌、防、柴、芎疏肝祛風(fēng);酒炒芩、連之苦寒,先升后降,以逐其火;甘草緩急調(diào)中,協(xié)和各藥。取茶稟至清之氣,除上焦之濁垢下行。臨床應(yīng)用以偏正頭痛、面要點。

    現(xiàn)代研究

    臨床報道也見于個案治療乳腺炎、急慢性結(jié)膜炎、淚囊炎、虹膜睫狀體炎等病癥。

    方歌

    清空芎草柴芩連,羌防升之入頂巔,為末茶調(diào)如膏服,正偏頭痛一時蠲。

    摘錄金·《蘭室秘藏》
更多中藥材
  • 《幼科直言》卷四:保肺健脾湯處方白術(shù)7分(炒),白芍7分(炒),苡仁1錢,白扁豆1錢(炒),黃耆7分,沙參8分,陳皮6分,甘草6分,當(dāng)歸6分,白茯苓7分。功能主治小兒因肺經(jīng)受傷,或久咳后而成肺疳,面多青白,或泄瀉肚痛,或朝涼暮熱;或病中服藥......
  • 《醫(yī)宗金鑒》卷四十:保肺湯處方白及 薏苡仁 貝母 金銀花 陳皮 苦桔梗 苦葶藶 甘草節(jié)功能主治主肺癰,咳吐膿血。肺癰初起,加防風(fēng);潰后,加生黃耆、人參。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四十《醫(yī)林纂要》卷十:保肺湯處方金銀花1兩,元參8錢,......
  • 處方天冬1錢5分,麥冬1錢5分,人參1錢,沙參4錢,五味5分,玉竹3錢,女貞子2錢,茯苓2錢,山藥3錢,貝母2錢,茜草根2錢,杏仁3錢。功能主治肺虛而咳,肌表微熱,神倦氣短,不時火升,失血咽痛者。用法用量上加藕3兩(切片),煎湯代水煎藥服。......
  • 處方雪梨60枚(壓取汁20杯),生地、白茅根、生藕(合取汁10杯),白蘿卜、麥冬、荸薺(合取汁5杯)。制法上加白蜜1斤,飴糖8兩,竹瀝1杯,柿霜1兩,熬成膏。功能主治滋液潤燥,化痰保肺。主肺燥干咳失血,及肺痿出血,肺癰大勢已退,余熱未除。用......
  • 《丹臺玉案》卷四:保肺飲處方知母 天門冬 五味子 川貝母 杏仁各3克 天花粉 麥門冬 紫菀茸 款冬花 百合 桔梗 蘇子 阿膠各2.5克功能主治主久患咳嗽,肺金衰弱,上氣喘急,口干喉啞,痰中帶血絲,或咯出鮮血,或痰如灰色,將成肺痿。用法用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