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烏賊魚骨丸(《圣濟總錄》卷一五三)、烏魚骨丸(《宜明論方》卷一)。
烏鲗骨四份 蘆茹一份
以雀卵為丸,如小豆大。
益精補血,止血化瘀。治血枯。胸脅支滿,不思飲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鼻流清涕,先唾血,四肢清冷,頭暈目眩,二便出血,月事漸少以至經閉。
每服5丸,空腹時用鮑魚汁送服。
本方治證為肝腎精血虧損所致,方中烏鲗骨補腎益精,收斂止血,并可通血脈,治女子血閉;蘆茹活血通經,治女子經水不通;麻雀卵能益精血,調沖任;鮑魚汁養(yǎng)肝化瘀。組合成方,共奏益精補血,止血化瘀之效。
烏賊骨四份,茜草一份。
上研末,以雀卵為丸。每服3~6克,每日2~3次。
益精補血,止血化瘀。
主治婦女血枯病,唾血,二便出血,胸脅脹滿,不思飲食,四肢清冷,頭暈目眩,發(fā)病可聞及腥臊氣味,鼻流清涕,月事漸少以至閉經,舌質淡,苔白,脈弦細或細弱。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經閉、崩漏等病癥。
1.經閉:應用烏賊骨和茜草治療婦科疾病.二藥相配既能行血通經,又能止血固經,合用相得益彰。治療月經不調,沖任為病之經閉,烏賊骨配茜草擅治血枯經閉,事半功倍。(《山西中醫(yī)》2010年第8期)
2.崩漏:加味四烏鲗骨一蘆茹丸(茜草、烏賊骨、地榆炭、棕櫚炭、炒續(xù)斷各15克,大黃炭12克)治療崩漏,對于經來逾期不止,淋漓不斷,突然下血入注之崩中或下血持續(xù)不止,量少,色紅之漏下,用藥后諸癥悉除,療效顯著。(《買用中醫(yī)雜志》2004年第7期)
方中以烏賊骨收斂止血,茜草活血止血,兩藥相配,一澀一行;雀卵甘溫,能補益精血,標本兼顧。主要用于治療肝腎精血虧損所致的婦女崩漏、吐血便血等癥。臨床應用以崩漏下血、頭暈目眩、苔薄脈細為辨證要點《張氏醫(yī)通》評本方二藥并皆走血,故《內經》以本方治氣竭傷肝,血枯經閉等證。山西王裕寬言烏賊骨入肝腎二經,茜草入肝經,兩藥配伍,共奏補肝腎、固沖任之效。
臨床也見于治療月經不調、不孕、功能性子宮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病癥。
四烏鲗骨一蘆茹,兩藥合用研為丸,經閉帶下血行緩,胎漏崩中用之止。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烏賊魚骨丸(《圣濟總錄》卷一五三)、烏魚骨丸(《宜明論方》卷一)。
處方烏鲗骨四份 蘆茹一份
制法以雀卵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益精補血,止血化瘀。治血枯。胸脅支滿,不思飲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鼻流清涕,先唾血,四肢清冷,頭暈目眩,二便出血,月事漸少以至經閉。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腹時用鮑魚汁送服。
備注本方治證為肝腎精血虧損所致,方中烏鲗骨補腎益精,收斂止血,并可通血脈,治女子血閉;蘆茹活血通經,治女子經水不通;麻雀卵能益精血,調沖任;鮑魚汁養(yǎng)肝化瘀。組合成方,共奏益精補血,止血化瘀之效。
摘錄《黃帝內經·素問》卷十一漢·《黃帝內經素問》:四烏鲗骨一蘆茹丸組成烏賊骨四份,茜草一份。
用法上研末,以雀卵為丸。每服3~6克,每日2~3次。
功效益精補血,止血化瘀。
主治主治婦女血枯病,唾血,二便出血,胸脅脹滿,不思飲食,四肢清冷,頭暈目眩,發(fā)病可聞及腥臊氣味,鼻流清涕,月事漸少以至閉經,舌質淡,苔白,脈弦細或細弱。
臨床應用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經閉、崩漏等病癥。
1.經閉:應用烏賊骨和茜草治療婦科疾病.二藥相配既能行血通經,又能止血固經,合用相得益彰。治療月經不調,沖任為病之經閉,烏賊骨配茜草擅治血枯經閉,事半功倍。(《山西中醫(yī)》2010年第8期)
2.崩漏:加味四烏鲗骨一蘆茹丸(茜草、烏賊骨、地榆炭、棕櫚炭、炒續(xù)斷各15克,大黃炭12克)治療崩漏,對于經來逾期不止,淋漓不斷,突然下血入注之崩中或下血持續(xù)不止,量少,色紅之漏下,用藥后諸癥悉除,療效顯著。(《買用中醫(yī)雜志》2004年第7期)
方解方中以烏賊骨收斂止血,茜草活血止血,兩藥相配,一澀一行;雀卵甘溫,能補益精血,標本兼顧。主要用于治療肝腎精血虧損所致的婦女崩漏、吐血便血等癥。臨床應用以崩漏下血、頭暈目眩、苔薄脈細為辨證要點《張氏醫(yī)通》評本方二藥并皆走血,故《內經》以本方治氣竭傷肝,血枯經閉等證。山西王裕寬言烏賊骨入肝腎二經,茜草入肝經,兩藥配伍,共奏補肝腎、固沖任之效。
現(xiàn)代研究臨床也見于治療月經不調、不孕、功能性子宮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病癥。
方歌四烏鲗骨一蘆茹,兩藥合用研為丸,經閉帶下血行緩,胎漏崩中用之止。
摘錄漢·《黃帝內經素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