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射干丸

    《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射干丸處方

    射干30克 半夏(湯洗十遍,炒干)37.5克 干姜(炮裂)款冬花(焙干)皂莢(去皮、子,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30克 百部(焙干)五味子(揀凈)各37.5克 細(xì)辛(去苗、葉)貝母(去心,炒令微黃)白茯苓(去黑皮)郁李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脂)各30克

    制法

    上十二味,先搗前十一味,細(xì)羅為末,入郁李仁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久患呷嗽,咳而喉中多痰,結(jié)于喉間,喉中呀呷有聲,發(fā)即偃臥不得。

    用法用量

    空腹飲下7丸,稍加至15丸,一日二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射干丸處方

    射干 甘草(炙)杏仁(湯浸,去皮、尖及雙仁,面炒微黃)各15克 木鱉子 川升麻 川大黃(微炒)各7.5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

    功能主治

    宜肺利咽,瀉火解毒。治火毒上攻,肺氣不宣,懸癰腫痛,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常含丸咽津。

    摘錄《奇效良方》卷六十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當(dāng)歸5錢,熟地5錢,甘草2錢,黃耆1兩,白芍2錢,天花粉3錢,金銀花1兩,生地2錢。功能主治一切惡瘡初起者。用法用量水2碗,煎8分,半饑服。摘錄《洞天奧旨》卷十四......
  • 處方半夏(姜汁炒)、巴豆霜、當(dāng)歸、乳香、沒(méi)藥、硼砂、血竭、土鱉(倍用)各等分。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杖打極重者。用法用量每服8厘,好酒送下。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六引黃賓江方......
  • 別名和氣養(yǎng)血湯處方當(dāng)歸2錢,白術(shù)1錢5分,小茴羊藿1錢,腹皮1錢,黃耆1錢,川芎1錢5分,炙草8分。功能主治酒病后,和氣養(yǎng)血。主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摘錄《點(diǎn)點(diǎn)經(jīng)》卷一......
  • 《醫(yī)宗金鑒》卷八十八:八仙逍遙湯處方防鳳 荊芥 川芎 甘草各3克 當(dāng)歸(酒洗)黃柏各6克 茅山蒼術(shù) 牡丹皮 川椒各9克 苦參15克功能主治跌打損傷,腫硬疼痛,及一切風(fēng)濕疼痛。用法用量上藥共合一處,裝白布袋內(nèi),扎口,水熬滾,熏洗患處。摘錄《醫(yī)......
  • 《仙拈集》卷三:八仙酒處方當(dāng)歸1兩,生地1兩,杜仲1兩,牛膝1兩,枸杞1兩,五加皮2兩,土茯苓4兩(打碎)。功能主治補(bǔ)脾腎,壯筋骨,和顏悅色,令人有子。主用法用量用好生酒30斤,煮一炷香,將滓濾去,任服。摘錄《仙拈集》卷三《仙拈集》卷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