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痛經丸

    處方

    當歸75g 白芍50g 川芎37.5g 熟地黃100g 香附(醋制)75g 木香12.5g 青皮12.5g 山楂(炭)75g 延胡索50g 炮姜12.5g 肉桂12.5g 丹參75g 茺蔚子25g 紅花25g 益母草300g 五靈脂(醋炒)50g

    性狀

    本品為棕黑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

    以上十六味,益母草、茺蔚子、丹參和熟地黃25g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其余紅花等十二味及熟地黃75g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濃縮液(酌留部分包衣)與適量的水泛丸,用剩余的濃縮液包衣,干燥,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

    活血散寒,調經止痛。用于寒凝血滯,經來腹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1~2次,臨經時服用。

    注意

    孕婦禁用。

    貯藏

    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保胎丸處方當歸5兩,生白芍5兩,川貝5兩,枳殼(麩炒)4兩,白術(麩炒)4兩,生地4兩,川芎4兩,荊芥穗3兩,生黃耆3兩,甘草3兩,艾炭2兩5錢,砂仁2兩5錢,菟絲子4兩,羌活1兩5錢,黃芩3兩,厚樸(姜制......
  • 《濟陰綱目》卷八:保胎和氣飲處方枳殼4錢,厚樸3錢,香附子3錢,砂仁2錢,蒼術2錢,橘紅2錢,蘇葉1錢,甘草9分,小茴香1錢半。制法上銼,分作3服。功能主治胎前四五個月,身體困倦,氣急發(fā)熱,飲食無味,貪睡頭暈等癥。妊娠脹滿發(fā)熱,脈弦滯者。用......
  • 處方當歸、紅花、益智、白芍、益母草、甘草。功能主治產婦忽然腹痛,先行其水,嬰兒不降,忽誤吞熱物傷胎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兒不下,取鯉魚1尾,同藥再煎,加醋1杯,服烏金丸。摘錄《女科切要》卷三......
  • 《平易方》卷三:保胎散處方熟地8錢,山藥5錢,杜仲(鹽水炒)3錢,白芍(酒炒)3錢,黃耆(酒炙)3錢,白術(土炒)2錢,補骨脂(酒炒)2錢,川斷2錢。功能主治孕婦傷胎動氣,下血,或常易小產者,服之可保足月分娩。用法用量清水煎服。摘錄《平易方......
  • 別名保胎散處方歸身、川芎、茯苓、玉竹、續(xù)斷、杜仲(炒)、黃芩(酒炒)、白術(土炒)、甘草。功能主治清熱安胎。主孕婦出痘腰痛。用法用量保胎散(《驗方新編》卷十)。摘錄《醫(yī)鈔類編》卷十九引聶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