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黃連(去須)、吳茱萸(去梗.炒)、白芍藥,各五兩。
上為細(xì)末,面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治脾受濕氣,泄利不止,米谷遲化,臍腹刺痛。小兒有疳氣下痢,亦能治之。
每服二十圓,濃煎米飲下,空心日三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黃連(去須)、吳茱萸(去梗.炒)、白芍藥,各五兩。
炮制上為細(xì)末,面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受濕氣,泄利不止,米谷遲化,臍腹刺痛。小兒有疳氣下痢,亦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圓,濃煎米飲下,空心日三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