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參3~6克(或用至30克)白術(shù)(炒)3~6克(或用至30克)扁豆(炒)6克 陳皮3克(或不用)干姜(炒焦)3~6克 炙甘草3克 當(dāng)歸3~6克(滑泄者勿用)
溫中和胃。治脾胃虛寒,嘔吐吞酸,大便泄瀉,不思飲食,婦人臟寒嘔惡,胎氣不安。
上藥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時(shí)溫服。
下寒帶濁者,加破故紙3克;氣滯或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兼外邪及肝腎之病者,加桂枝、肉桂,甚者加柴胡;脾氣陷而身熱者,加升麻2克;水泛為痰,胸腹痞滿者,加茯苓3~6克;脾胃虛極,大嘔不吐,不能止者,倍用參、術(shù),加胡椒0.3~0.6克,煎熟徐徐服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人參3~6克(或用至30克)白術(shù)(炒)3~6克(或用至30克)扁豆(炒)6克 陳皮3克(或不用)干姜(炒焦)3~6克 炙甘草3克 當(dāng)歸3~6克(滑泄者勿用)
功能主治溫中和胃。治脾胃虛寒,嘔吐吞酸,大便泄瀉,不思飲食,婦人臟寒嘔惡,胎氣不安。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時(shí)溫服。
下寒帶濁者,加破故紙3克;氣滯或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兼外邪及肝腎之病者,加桂枝、肉桂,甚者加柴胡;脾氣陷而身熱者,加升麻2克;水泛為痰,胸腹痞滿者,加茯苓3~6克;脾胃虛極,大嘔不吐,不能止者,倍用參、術(shù),加胡椒0.3~0.6克,煎熟徐徐服之。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