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柴胡、黃芩、板藍根、葛根、金銀花、水牛角、連翹、大黃
為紅棕色澄清液體;氣香、味甜、微苦。
以上八味,將柴胡、金銀花、連翹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水牛角加水先煎煮3小時后,再與蒸餾后的藥渣及黃芩等四味加水共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與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待冷至室溫,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5%,攪勻,靜止后,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90~95℃),濃縮液再與揮發(fā)油合并,加入矯味劑,調(diào)節(jié)PH值至規(guī)定范圍,再加水至1000ml,攪勻,靜置,濾過,灌裝,滅菌,即得。
清熱解毒,瀉火利咽。用于小兒外感高熱,頭痛,咽喉腫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結(jié)。
口服,一歲以內(nèi)一次2.5~5ml,一歲至三歲一次5~10ml,三歲至七歲一次10~15ml,七歲至十二歲一次15~20ml,一日3~4次。
如病情較重或服藥24小時后療效不明顯者,可酌情增加劑量。
每支裝10ml
密封,避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柴胡、黃芩、板藍根、葛根、金銀花、水牛角、連翹、大黃
性狀為紅棕色澄清液體;氣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將柴胡、金銀花、連翹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水牛角加水先煎煮3小時后,再與蒸餾后的藥渣及黃芩等四味加水共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與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待冷至室溫,加乙醇使含醇量為65%,攪勻,靜止后,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90~95℃),濃縮液再與揮發(fā)油合并,加入矯味劑,調(diào)節(jié)PH值至規(guī)定范圍,再加水至1000ml,攪勻,靜置,濾過,灌裝,滅菌,即得。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瀉火利咽。用于小兒外感高熱,頭痛,咽喉腫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結(jié)。
用法用量口服,一歲以內(nèi)一次2.5~5ml,一歲至三歲一次5~10ml,三歲至七歲一次10~15ml,七歲至十二歲一次15~20ml,一日3~4次。
注意如病情較重或服藥24小時后療效不明顯者,可酌情增加劑量。
規(guī)格每支裝10ml
貯藏密封,避光。
摘錄《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