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辛夷丸

    處方

    南星 半夏(各姜制)蒼術(shù)(米泔浸)黃芩(酒炒)辛夷 川芎 黃柏(炒焦)滑石 牡蠣(煅)各等分

    制法

    上藥研末,糊丸。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化痰,清熱通竅。治頭風(fēng),鼻流白色粘液者?,F(xiàn)用于慢性鼻竇炎。

    用法用量

    薄荷湯送下。

    摘錄《證治準(zhǔn)繩·類(lèi)方》卷八
更多中藥材
  • 《雜病源流犀燭)卷一:半黃丸處方黃芩45克 南星 半復(fù)各30克制法上藥研末,姜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熱化痰。主治熱痰留滯于內(nèi),咳嗽面赤,胸腹脅常熱,惟足乍有冷時(shí),其脈洪滑者。用法用量用生姜湯送下30~50丸。摘錄《雜病源流犀燭)......
  • 《外科精義》卷十九:博金散處方白礬(與密陀僧同為末,相和,于砂鍋內(nèi),火上炮汁盡)密陀僧各15克 白堊6克 黃丹 輕粉各3克 乳香1.5克 麝香少許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燥濕消腫,化腐生肌。主下疳,臭爛腫痛。用法用量先須另用槐枝、蔥白、鹽、甘......
  • 處方蘿卜子1合(炒,研)。功能主治胸不快。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錄《仙拈集》卷二......
  • 處方白術(shù)2兩,茯苓2兩,澤瀉2兩,郁李仁2錢(qián)。功能主治腫脹。用法用量水煎,入姜汁服。摘錄《脈因證治》卷下......
  • 處方牙消1錢(qián),硼砂半錢(qián),南星半錢(qián),粉霜半錢(qián),半夏10個(gè),朱砂1分(醋面裹),巴豆不拘多少(同半夏、朱砂入水煮,去豆,為膏用)。制法上為末,皂角膏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補(bǔ)氣。主驚虛。用法用量每服7粒,取下驚涎。摘錄《幼幼新書(shū)》卷八引《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