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子午丸

    處方

    榧子(去殼)60克 蓮肉(去心)枸杞子 白龍骨 川巴戟(去心)破故紙(炒)真琥珀(另研)芡實(shí) 苦楮實(shí)(去殼)白礬(枯)赤茯苓(去皮)白茯苓(去皮)文蛤 蓮花須(鹽蒸)白牡蠣(煅)各30克

    制法

    上藥為末,酒蒸肉蓯蓉560克,爛研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45克,細(xì)研為衣。

    功能主治

    治心腎俱虛,夢(mèng)寐驚悸,體常自汗,煩悶短氣,悲憂不樂,消渴引飲,漩下赤白,停凝蝕甚,四肢無力,眼目昏花,形容瘦悴。耳鳴頭暈,惡風(fēng)怯冷。

    用法用量

    濃煎薢萆湯,空腹時(shí)吞下。

    注意

    服藥期間,忌勞力、房事。

    摘錄《世醫(yī)得效方》卷七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八味丸(《朱氏集驗(yàn)方》卷二)。處方干地黃120克 茯苓 薯蕷 桂枝 牡丹皮 山茱萸各60克 澤瀉30克 五味子60克制法上藥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平補(bǔ)腎氣,固齒駐顏。腎氣不足,腰膝酸軟,面色不華,牙齒松動(dòng),消渴等證。用法......
  • 處方八物湯加阿膠、艾葉。功能主治胎漏,犯房下血者。用法用量《產(chǎn)孕集》本方用人參、白術(shù)、茯苓各二錢,芎一錢五分,當(dāng)歸一錢五分,白芍二錢,干地黃二錢,阿膠二錢,艾葉八分。摘錄方出《醫(yī)學(xué)入門》卷六,名見《產(chǎn)孕集》卷上......
  • 別名茜根散、茜根飲、茜根湯處方茜根3兩,升麻3兩,犀角3兩,桔梗1兩,黃柏1兩,黃芩1兩,地榆4兩,白蘘荷4兩。功能主治中蠱毒,下血狀如雞肝,腹中攪痛難忍者。用法用量茜根散(《圣惠》卷五十六)、茜根飲(《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七)、茜根湯(《圣濟(jì)......
  • 別名麥門冬散處方麥門冬3兩(去心),甘草(炙)1分,人參1分,紫菀2兩,升麻2兩,貝母1分半。制法上銼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兒天行壯熱,咳嗽心煩。用法用量麥門冬散(《傷寒活人指掌》卷五)。本方方名,《醫(yī)方類聚》引作“八物麥門冬散”。摘錄《活人......
  • 《中國(guó)藥典》:八珍丸處方黨參100g 白術(shù)(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當(dāng)歸150g 白芍100g 川芎75g 熟地黃150g性狀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