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癲癇這種疾病是現(xiàn)在社會上的高發(fā)疾病,可能在我們身邊就有患有癲癇的患者,這種疾病往往會突然的發(fā)作,患者會出現(xiàn)倒地抽搐,或者是吐白沫等一系列不舒服的癥狀,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之后,就需要我們及時的進(jìn)行治療了,甘遂就有治療癲癇的效果,那么到底甘遂的作用功效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甘遂的作用功效
甘遂根橢圓形、長圓柱形或連珠形,長1-5cm,直徑0.5-2.5cm。除去栓皮者表面類白色或黃白色,凹陷處有棕色栓皮殘留;未去棕紅色栓皮者,有明顯縱槽紋和少數(shù)橫長皮孔。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粉性,皮部類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長圓柱狀者纖維性較強(qiáng)。氣微,味微甘、辛,有刺激性。以肥大。類白色、粉性足者為佳。
《本草新編》記載:甘遂,破癥堅積聚如神,退面目浮腫,祛胃中水結(jié),尤能利水。此物逐水濕而功緩,牽牛逐水濕而功速,二味相配,則緩者不緩,而速者不速矣。然而甘遂亦不可輕用也,甘遂止能利真濕之病,不能利假濕之癥。水自下而侵上者,濕之真者也,水自上而侵下者,濕之假者也。真濕可用甘遂以開其水道,假濕不可用甘遂以決其上游。真濕為水邪之實(shí),假濕乃元?dú)庵?,虛癥而用實(shí)治之法,不犯虛虛之戒乎,故一決而旋亡也。
甘遂,行善走泄下行,善逐水濕,作用猛烈,堪稱泄水圣藥。生甘遂作用較強(qiáng),毒性也較大,煨甘遂瀉下作用較弱,毒性也較小,用醋炙后,可減緩其瀉下作用和降低其毒性。本品反甘草,與甘草同用則毒性增強(qiáng)。
甘遂一般用量: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粉劑每次0.3-0.6g,最多0.9-1.5g,裝入膠囊內(nèi)吞服,否則易發(fā)生惡心、嘔吐。也可用水煎(常用量1.5-3g),但效果一般不理想,有時用到4-12g也不一定有瀉下作用?,F(xiàn)代實(shí)驗(yàn)已證實(shí)甘遂的有效成分難溶于水,故前人不以甘遂入湯劑是有科學(xué)根據(jù)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癲癇這種疾病是現(xiàn)在社會上的高發(fā)疾病,可能在我們身邊就有患有癲癇的患者,這種疾病往往會突然的發(fā)作,患者會出現(xiàn)倒地抽搐,或者是吐白沫等一系列不舒服的癥狀,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之后,就需要我們及時的進(jìn)行治療了,甘遂就有治療癲癇的效果,那么到底甘遂的作用功效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甘遂的作用功效
甘遂根橢圓形、長圓柱形或連珠形,長1-5cm,直徑0.5-2.5cm。除去栓皮者表面類白色或黃白色,凹陷處有棕色栓皮殘留;未去棕紅色栓皮者,有明顯縱槽紋和少數(shù)橫長皮孔。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粉性,皮部類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長圓柱狀者纖維性較強(qiáng)。氣微,味微甘、辛,有刺激性。以肥大。類白色、粉性足者為佳。
《本草新編》記載:甘遂,破癥堅積聚如神,退面目浮腫,祛胃中水結(jié),尤能利水。此物逐水濕而功緩,牽牛逐水濕而功速,二味相配,則緩者不緩,而速者不速矣。然而甘遂亦不可輕用也,甘遂止能利真濕之病,不能利假濕之癥。水自下而侵上者,濕之真者也,水自上而侵下者,濕之假者也。真濕可用甘遂以開其水道,假濕不可用甘遂以決其上游。真濕為水邪之實(shí),假濕乃元?dú)庵?,虛癥而用實(shí)治之法,不犯虛虛之戒乎,故一決而旋亡也。
甘遂,行善走泄下行,善逐水濕,作用猛烈,堪稱泄水圣藥。生甘遂作用較強(qiáng),毒性也較大,煨甘遂瀉下作用較弱,毒性也較小,用醋炙后,可減緩其瀉下作用和降低其毒性。本品反甘草,與甘草同用則毒性增強(qiáng)。
甘遂一般用量: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粉劑每次0.3-0.6g,最多0.9-1.5g,裝入膠囊內(nèi)吞服,否則易發(fā)生惡心、嘔吐。也可用水煎(常用量1.5-3g),但效果一般不理想,有時用到4-12g也不一定有瀉下作用?,F(xiàn)代實(shí)驗(yàn)已證實(shí)甘遂的有效成分難溶于水,故前人不以甘遂入湯劑是有科學(xué)根據(j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