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黃芪補一身之氣,因為我們補氣的藥除了黃芪之外也有不少,像白術(shù)也是補氣的。那么至于說我們這個從中醫(yī)的成方來講,補氣的那個成方是四君子,參苓術(shù)草,加起來就是補氣的。只有一味黃芪也可以起到完全補氣的作用,那么吃上之后呢,就是比如身體乏力啊這種表現(xiàn)都會減輕。

    那么至于還有一個什么作用呢?黃芪還有一個收斂止汗的作用,就是有的人就是由氣虛之后,會出現(xiàn)大量這種自汗,就是稍微動一下啊,或者吃個飯呢渾身都是汗,身體特別虛,突然干點活,別人可能稍微就是出汗或熱點,他就渾身大汗,就大汗不止,這種就是叫氣虛自汗,那么對于這種自汗來說呢,誰的效果最好呢?那就是黃芪。用上大量黃芪之后就可以止汗。

    那么黃芪還有什么作用呢?黃芪還可以補血,我們講說補氣的嘛,那么黃芪與當歸應(yīng)用之后就可以補血,而且這個補血是益氣生血,因為血是怎么產(chǎn)生的,血是由氣轉(zhuǎn)化的,所以在大量補氣之后由補氣而補血。比如說這個我們中醫(yī)里的《當歸補血湯》,那么它的比例在哪兒呢?就是說黃芪和當歸的比例,黃芪要大量,當歸點量相對要更少一些,大量補氣稍加補血,補氣引一下之后就變成補血。

    那么這些都是黃芪的好處,那么黃芪還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黃芪本身沒有不好的地方,而在于人的用法,比如久服之后咱們易上火,有時候患者說我吃黃芪就上火,這個上火是什么呢?中醫(yī)叫氣有余就是火,也就是說你氣沒有那么虛,不需要這么補,你補過了。補過了之后自然就有生火,所以不是藥的問題,而是用藥人的問題,有的時候患者講我自己在家里吃單味藥黃芪,其實我不是特別贊成大家用單味藥來進行滋補,因為什么呢?它往往是容易偏的啊,比如有人吃人參,有人吃阿膠,有人吃黃芪等等,那么每味藥它有它的性味特點,那么黃芪就益氣比較強,那么強之后,那么補氣過重之后就會生火,如果沒有補血之品在里面進行調(diào)和,那么它本身氣多了之后也會傷血,所以應(yīng)用方面要適當啊,中醫(yī)講一句話叫中病即止,你正氣補上來就好了,如果藥再繼續(xù)用上去,那么這個藥本身就是一個引起另外疾病的問題了,所以一定要適當用,如果自己用的話,不是完全不可以,第一個適當,第二個最好是在醫(yī)生指導下用,好多患者自己吃藥吃來去吃的比較偏,有時候跟我們講,說我吃這個藥行,吃那藥行不行,我說在我服藥調(diào)藥期間你可以用,為什么呢?我可以中和呀,這邊可能本身用藥里面有補血或者滋陰這樣的,但你自己單獨用,長服久服肯定會出問題。好,那么關(guān)于黃芩的題,我們就談到這兒,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意見可以和我互相討論。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太苦加點糖?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兒童還是忍不住那個苦味,喝幾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媽媽在給孩子煎煮中藥時,怕味太苦會在湯里放很多白糖。其實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圍,對于正在服用化濕理氣的中藥時,加糖反而會對......
  • 因為我們中醫(yī)治病講究六經(jīng)辯證,對某些經(jīng)絡(luò)有問題的疾病,我們可以使一些引經(jīng)藥物,使得這個藥物達到我們針對的經(jīng)絡(luò)效果更好一點。一般的老中醫(yī)開化藥藥引,大棗啊,生姜,還有蔥白。這個生姜呢,主要是一個可以佐治我們的方子中的寒涼的藥物啊。大棗呢,其實......
  • 姜是我們生活中的常用調(diào)味劑,殊不知姜對于手腳冰涼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腳容易涼,不妨在做菜煲湯的時候多放點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沒有糖尿病的話,還可以放些紅糖與生姜一起煮,經(jīng)常飲用可以起到緩解手腳冰涼的作用。還可以采用生姜1兩+......
  • 一、腳氣頻發(fā),體內(nèi)濕氣太重的時候,濕氣容易聚集在身體的下部,濕氣重的時候,體內(nèi)的濕邪就常沿著經(jīng)絡(luò)下至足底的部位,從而引起腳氣病。二、便溏如水,濕氣重的人大便的形態(tài)一般都不正常,夾帶一些沒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爛軟如泥,氣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
  • 空腹吃水果傷胃?很多家長不讓孩子空腹吃水果,感覺空腹吃水果會傷胃。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水果容易消化,而且含有的果糖基本都偏中性,空腹吃也不會傷胃。但是要注意,空腹吃水果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涼的,這樣可能會傷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