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消化性潰瘍是指胃腸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潰瘍,根據(jù)發(fā)生部位分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兩類,還包括胃-空腸吻合口附近和胃黏膜Meckel憩室的潰瘍。
消化性潰瘍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南方高于北方,城市高于農(nóng)村,男性多于女性,約為3:1。可發(fā)生于不同年齡,十二指腸潰瘍多見于青壯年,胃潰瘍以中老年為多,但近年來,中老年消化性潰瘍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本病發(fā)病有季節(jié)性,多見于秋冬和冬春之交。
本病可歸屬于中醫(yī)學(xué)“胃脘痛”、“泛酸”等病證范疇。
病因病機
中醫(yī)學(xué)認為多種原因可導(dǎo)致本病,常與情志失調(diào)、飲食不節(jié)、脾胃虛弱和外邪侵襲等有關(guān)。病變部位主要在胃,與肝、脾關(guān)系密切,病性多虛實夾雜。本病初起病在氣分,病情較輕;日久遷延而突然加劇兼見血病等,可見嘔血、便血,病情較重,甚至氣血痰瘀互結(jié)轉(zhuǎn)變?yōu)槲阜?、胃癌之惡證。
辨證分型
1.肝胃氣滯證:胃脘脹痛,攻竄兩脅,噯氣頻繁,矢氣痛減,或大便不爽,胃痛每因情志因素發(fā)生而加重。舌苔薄白,脈弦。
2.脾胃虛寒證:胃痛隱隱,喜暖喜按,遇冷或勞累后加重,空腹痛甚,得食痛減,泛吐清水,納差,四肢倦怠,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3.胃陰不足證:胃脘隱痛,似饑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煩熱,消瘦乏力,口渴思飲,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4.肝胃郁熱證:胃脘灼痛,痛勢急迫,煩躁易怒,嘈雜泛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5.瘀血停滯證:胃脘疼痛,痛如針刺,入夜尤甚,按之痛甚,或見吐血黑糞。舌質(zhì)紫黯或有瘀斑,脈澀。
辨證論治
1.肝胃氣滯證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味。噯氣較重者,可加沉香、旋覆花;化熱者,加黃連、梔子;兼瘀血停滯者,加川芎、赤芍、丹參。
2.脾胃虛寒證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藥]黃芪建中湯合良附丸加味。泛吐清水明顯者,加陳皮、干姜;泛酸者,加煅瓦楞子、烏賊骨、吳茱萸。
3.胃陰不足證
[治法]養(yǎng)陰益胃止痛。
[方藥]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味。胃脘灼痛,嘈雜泛酸用左金丸;氣陰兩虛者,加黃芪、太子參、山藥;大便干結(jié)者,酌加瓜蔞、火麻仁。
4.肝胃郁熱證
[治法]疏肝瀉熱,和胃止痛。
[方藥]化肝煎加減??诟煽?、脅痛甚者,加龍膽草、柴胡、川楝子。
5.瘀血停滯證
[治法]化瘀通絡(luò),理氣止痛。
[方藥]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胃痛甚者可加延胡索、木香、郁金、枳殼;若四肢不溫,舌淡脈弱者加黨參、黃芪;糞黑可加三七、白及。
經(jīng)驗方
1.加味一貫煎
[藥物組成]生地黃24克,北沙參9克,枸杞子12克,當歸9克,麥冬9克,川楝子9克,玫瑰花2克,綠萼梅4.5克。
[功效]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2.顏亦魯方
[藥物組成]生山梔15只,連翹(炒焦),與川芎3克,生姜汁5滴,水煎服。配合五香粉(沉香、降香、木香、檀香、乳香各等份,共研細末)3克。
[功效]清熱活血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配合五香粉3克,每日兩次。用于胃潰瘍的治療。
3.張鏡人方
[藥物組成]炒白術(shù)、炒白芍各30克,炙甘草6克,浙貝30克,制香附20克,炒枳殼15克,川楝子30克,砂仁15克,鳳凰衣9克,食鹽30克,共研末為散。
[功效]和胃降逆,和營活血。
[用法]囑上方配制,日服兩次,每次一湯匙,溫開水調(diào)送。治療難治性頑固性消化性潰瘍。
4.益氣健胃湯
[藥物組成]生曬參60克,懷山藥60克,雞內(nèi)金60克,煅龍骨30克。
[功效]益氣健胃。
[用法]共研細末,每服3克,每日3次吞服。
適宜技術(shù)
1.毫針
主穴:大腸俞、氣海、天樞、足三里、中脘。吐酸者加陽陵泉、厲兌;便血者加太沖;胃痛甚者加梁丘。
2.耳針
取胃、交感、神門(胃潰瘍),或十二指腸、交感、神門(十二指腸潰瘍)等耳穴。每日一次,每次捻轉(zhuǎn)1~2分鐘,留針20~30分鐘。
3.水針
取胃俞、脾俞、相應(yīng)夾脊、中脘、內(nèi)關(guān)、足三里。選用當歸注射液、紅花注射液、阿托品0.5毫克或1%普魯卡因注射于上述穴位,每穴1~2毫升,每日一次。
4.灸法
取雙側(cè)足三里及公孫穴,點燃艾條后,先灸雙側(cè)足三里20分鐘,再灸公孫10分鐘,以自感溫?zé)釣槎?。每日早晚各一次?5天為一療程。適用于脾胃虛寒證患者。
5.足部穴位按摩法
(1)足穴處方:按揉雙側(cè)足陵泉,點揉內(nèi)庭、公孫、太沖穴,揉、擦雙側(cè)涌泉穴。
(2)足反射區(qū)處方:推按雙足底胃反射區(qū)、十二指腸反射區(qū),推按雙足底腎、輸尿管至膀胱反射區(qū),點揉雙足底腦垂體反射區(qū),按揉右足底肝反射區(qū)、左足底脾臟反射區(qū),按揉雙足底腹腔神經(jīng)叢反射區(qū)。重揉足內(nèi)、外側(cè)緣及足底部。
6.拔罐法
取中脘、梁門、幽門、脾俞、肝俞、三焦俞。用中型火罐,閃火法吸于以上穴位,留罐10~15分鐘。每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7.穴位貼敷法
(1)麝香暖臍膏:當歸、白芷、烏藥、小茴香、大茴香、香附各4克,木香2克,乳香、沒藥、丁香、肉桂、沉香各1克,人工麝香0.5克,烘熱后敷于神闕穴,每日兩次,痛止即停用。用于虛寒或氣滯證患者。
(2)胃寒膏:香附8克,陳皮6克,三棱3克,乳香3克,小茴香6克。選穴:中脘、胃俞。用法:將藥物研細末,熬煉成膏狀,然后熱熨胃脘部,冷后外貼上述部位。隨證加味:寒凝氣滯加生姜12克,桂枝12克;肝郁氣逆加佛手草20克,白蔻仁12克;內(nèi)傷瘀血加雞血藤30克,牛膝12克。
8.敷臍療法
(1)附子適量研細末,生姜汁調(diào)成膏狀,敷于臍部。適用于寒邪凝滯型。
(2)大黃、黃芩、梔子、香附、郁金、玄明粉各適量,共為細末,水調(diào)成泥狀,涂于臍部。用于熱邪內(nèi)郁者。
(3)乳香、沒藥、五靈脂、蒲黃、香附各適量,共為細末,米醋調(diào)成糊狀,涂于臍部,紗布包扎固定。用于瘀阻胃絡(luò)型。
(4)灶心土、吳茱萸、薄荷各適量研末,與蔥白、生姜共搗成泥狀,用醋調(diào)拌,炒熱布包熨于腹部。用于脾胃虛寒型。
預(yù)防護理
本病發(fā)病,多與情志不遂、飲食不節(jié)有關(guān),故在預(yù)防上要重視精神與飲食的調(diào)攝。戒除不良生活習(xí)慣,減少煙、酒、辛辣、濃茶、咖啡等刺激,慎用水楊酸、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等西藥。注意精神調(diào)攝,保持樂觀開朗,心情舒暢。慎起居,適寒溫,防六淫,對潰瘍的愈合及預(yù)防復(fù)發(fā)亦有重要意義。D4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消化性潰瘍是指胃腸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潰瘍,根據(jù)發(fā)生部位分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兩類,還包括胃-空腸吻合口附近和胃黏膜Meckel憩室的潰瘍。
消化性潰瘍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南方高于北方,城市高于農(nóng)村,男性多于女性,約為3:1。可發(fā)生于不同年齡,十二指腸潰瘍多見于青壯年,胃潰瘍以中老年為多,但近年來,中老年消化性潰瘍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本病發(fā)病有季節(jié)性,多見于秋冬和冬春之交。
本病可歸屬于中醫(yī)學(xué)“胃脘痛”、“泛酸”等病證范疇。
病因病機
中醫(yī)學(xué)認為多種原因可導(dǎo)致本病,常與情志失調(diào)、飲食不節(jié)、脾胃虛弱和外邪侵襲等有關(guān)。病變部位主要在胃,與肝、脾關(guān)系密切,病性多虛實夾雜。本病初起病在氣分,病情較輕;日久遷延而突然加劇兼見血病等,可見嘔血、便血,病情較重,甚至氣血痰瘀互結(jié)轉(zhuǎn)變?yōu)槲阜?、胃癌之惡證。
辨證分型
1.肝胃氣滯證:胃脘脹痛,攻竄兩脅,噯氣頻繁,矢氣痛減,或大便不爽,胃痛每因情志因素發(fā)生而加重。舌苔薄白,脈弦。
2.脾胃虛寒證:胃痛隱隱,喜暖喜按,遇冷或勞累后加重,空腹痛甚,得食痛減,泛吐清水,納差,四肢倦怠,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3.胃陰不足證:胃脘隱痛,似饑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煩熱,消瘦乏力,口渴思飲,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4.肝胃郁熱證:胃脘灼痛,痛勢急迫,煩躁易怒,嘈雜泛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5.瘀血停滯證:胃脘疼痛,痛如針刺,入夜尤甚,按之痛甚,或見吐血黑糞。舌質(zhì)紫黯或有瘀斑,脈澀。
辨證論治
1.肝胃氣滯證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味。噯氣較重者,可加沉香、旋覆花;化熱者,加黃連、梔子;兼瘀血停滯者,加川芎、赤芍、丹參。
2.脾胃虛寒證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藥]黃芪建中湯合良附丸加味。泛吐清水明顯者,加陳皮、干姜;泛酸者,加煅瓦楞子、烏賊骨、吳茱萸。
3.胃陰不足證
[治法]養(yǎng)陰益胃止痛。
[方藥]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味。胃脘灼痛,嘈雜泛酸用左金丸;氣陰兩虛者,加黃芪、太子參、山藥;大便干結(jié)者,酌加瓜蔞、火麻仁。
4.肝胃郁熱證
[治法]疏肝瀉熱,和胃止痛。
[方藥]化肝煎加減??诟煽?、脅痛甚者,加龍膽草、柴胡、川楝子。
5.瘀血停滯證
[治法]化瘀通絡(luò),理氣止痛。
[方藥]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胃痛甚者可加延胡索、木香、郁金、枳殼;若四肢不溫,舌淡脈弱者加黨參、黃芪;糞黑可加三七、白及。
經(jīng)驗方
1.加味一貫煎
[藥物組成]生地黃24克,北沙參9克,枸杞子12克,當歸9克,麥冬9克,川楝子9克,玫瑰花2克,綠萼梅4.5克。
[功效]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2.顏亦魯方
[藥物組成]生山梔15只,連翹(炒焦),與川芎3克,生姜汁5滴,水煎服。配合五香粉(沉香、降香、木香、檀香、乳香各等份,共研細末)3克。
[功效]清熱活血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配合五香粉3克,每日兩次。用于胃潰瘍的治療。
3.張鏡人方
[藥物組成]炒白術(shù)、炒白芍各30克,炙甘草6克,浙貝30克,制香附20克,炒枳殼15克,川楝子30克,砂仁15克,鳳凰衣9克,食鹽30克,共研末為散。
[功效]和胃降逆,和營活血。
[用法]囑上方配制,日服兩次,每次一湯匙,溫開水調(diào)送。治療難治性頑固性消化性潰瘍。
4.益氣健胃湯
[藥物組成]生曬參60克,懷山藥60克,雞內(nèi)金60克,煅龍骨30克。
[功效]益氣健胃。
[用法]共研細末,每服3克,每日3次吞服。
適宜技術(shù)
1.毫針
主穴:大腸俞、氣海、天樞、足三里、中脘。吐酸者加陽陵泉、厲兌;便血者加太沖;胃痛甚者加梁丘。
2.耳針
取胃、交感、神門(胃潰瘍),或十二指腸、交感、神門(十二指腸潰瘍)等耳穴。每日一次,每次捻轉(zhuǎn)1~2分鐘,留針20~30分鐘。
3.水針
取胃俞、脾俞、相應(yīng)夾脊、中脘、內(nèi)關(guān)、足三里。選用當歸注射液、紅花注射液、阿托品0.5毫克或1%普魯卡因注射于上述穴位,每穴1~2毫升,每日一次。
4.灸法
取雙側(cè)足三里及公孫穴,點燃艾條后,先灸雙側(cè)足三里20分鐘,再灸公孫10分鐘,以自感溫?zé)釣槎?。每日早晚各一次?5天為一療程。適用于脾胃虛寒證患者。
5.足部穴位按摩法
(1)足穴處方:按揉雙側(cè)足陵泉,點揉內(nèi)庭、公孫、太沖穴,揉、擦雙側(cè)涌泉穴。
(2)足反射區(qū)處方:推按雙足底胃反射區(qū)、十二指腸反射區(qū),推按雙足底腎、輸尿管至膀胱反射區(qū),點揉雙足底腦垂體反射區(qū),按揉右足底肝反射區(qū)、左足底脾臟反射區(qū),按揉雙足底腹腔神經(jīng)叢反射區(qū)。重揉足內(nèi)、外側(cè)緣及足底部。
6.拔罐法
取中脘、梁門、幽門、脾俞、肝俞、三焦俞。用中型火罐,閃火法吸于以上穴位,留罐10~15分鐘。每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7.穴位貼敷法
(1)麝香暖臍膏:當歸、白芷、烏藥、小茴香、大茴香、香附各4克,木香2克,乳香、沒藥、丁香、肉桂、沉香各1克,人工麝香0.5克,烘熱后敷于神闕穴,每日兩次,痛止即停用。用于虛寒或氣滯證患者。
(2)胃寒膏:香附8克,陳皮6克,三棱3克,乳香3克,小茴香6克。選穴:中脘、胃俞。用法:將藥物研細末,熬煉成膏狀,然后熱熨胃脘部,冷后外貼上述部位。隨證加味:寒凝氣滯加生姜12克,桂枝12克;肝郁氣逆加佛手草20克,白蔻仁12克;內(nèi)傷瘀血加雞血藤30克,牛膝12克。
8.敷臍療法
(1)附子適量研細末,生姜汁調(diào)成膏狀,敷于臍部。適用于寒邪凝滯型。
(2)大黃、黃芩、梔子、香附、郁金、玄明粉各適量,共為細末,水調(diào)成泥狀,涂于臍部。用于熱邪內(nèi)郁者。
(3)乳香、沒藥、五靈脂、蒲黃、香附各適量,共為細末,米醋調(diào)成糊狀,涂于臍部,紗布包扎固定。用于瘀阻胃絡(luò)型。
(4)灶心土、吳茱萸、薄荷各適量研末,與蔥白、生姜共搗成泥狀,用醋調(diào)拌,炒熱布包熨于腹部。用于脾胃虛寒型。
預(yù)防護理
本病發(fā)病,多與情志不遂、飲食不節(jié)有關(guān),故在預(yù)防上要重視精神與飲食的調(diào)攝。戒除不良生活習(xí)慣,減少煙、酒、辛辣、濃茶、咖啡等刺激,慎用水楊酸、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等西藥。注意精神調(diào)攝,保持樂觀開朗,心情舒暢。慎起居,適寒溫,防六淫,對潰瘍的愈合及預(yù)防復(fù)發(fā)亦有重要意義。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