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人基本資料】
天津鄭××,年五旬,于孟秋得下痢證。
【病因】
連日勞心過度,心中有熱,多食瓜果,遂至病痢。
【證候】
腹疼后重,下痢赤白參半,一日夜七八次,其脈左部弦而有力,右部浮而濡重按不實,病已八日,飲食減少,肢體酸軟。
【診斷】
證脈合參,當(dāng)系肝膽因勞心生熱,脾胃因生冷有傷,冷熱相搏,遂致成痢。當(dāng)清其肝膽之熱,兼顧其脾胃之虛。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生杭芍(一兩)當(dāng)歸(六錢)炒薏米(六錢)金銀花(四錢)竹茹(三錢碎者)甘草(三錢)生姜(三錢)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復(fù)診】
服藥兩劑,腹疼后重皆除,下痢次數(shù)亦減,且純變?yōu)榘琢?。再診脈左部已和平如常,而右部之脈仍如從前,斯再投以溫補脾胃之劑當(dāng)愈。
生懷山藥(一兩)炒薏米(五錢)龍眼肉(五錢)山楂片(三錢)干姜(二錢)生杭芍(二錢)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效果】
將藥煎湯服兩劑痢遂全愈。
【說明】
按欲溫補其脾胃而復(fù)用芍藥者,防其肝膽因溫補復(fù)生熱也。用山楂片者,以其能化白痢之滯,且與甘草同用則酸甘化合,實有健運脾胃之功效也。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人基本資料】
天津鄭××,年五旬,于孟秋得下痢證。
【病因】
連日勞心過度,心中有熱,多食瓜果,遂至病痢。
【證候】
腹疼后重,下痢赤白參半,一日夜七八次,其脈左部弦而有力,右部浮而濡重按不實,病已八日,飲食減少,肢體酸軟。
【診斷】
證脈合參,當(dāng)系肝膽因勞心生熱,脾胃因生冷有傷,冷熱相搏,遂致成痢。當(dāng)清其肝膽之熱,兼顧其脾胃之虛。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生杭芍(一兩)當(dāng)歸(六錢)炒薏米(六錢)金銀花(四錢)竹茹(三錢碎者)甘草(三錢)生姜(三錢)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復(fù)診】
服藥兩劑,腹疼后重皆除,下痢次數(shù)亦減,且純變?yōu)榘琢?。再診脈左部已和平如常,而右部之脈仍如從前,斯再投以溫補脾胃之劑當(dāng)愈。
【處方】
生懷山藥(一兩)炒薏米(五錢)龍眼肉(五錢)山楂片(三錢)干姜(二錢)生杭芍(二錢)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效果】
將藥煎湯服兩劑痢遂全愈。
【說明】
按欲溫補其脾胃而復(fù)用芍藥者,防其肝膽因溫補復(fù)生熱也。用山楂片者,以其能化白痢之滯,且與甘草同用則酸甘化合,實有健運脾胃之功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