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詩中有涼夏

    楊峰 河南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人老了,不耐暑熱??晌也粣鄞惦娚龋膊辉赶硎芸照{(diào)。那何以安度褥暑逼人的炎炎夏日呢?我常獨(dú)自坐在斗室之中,細(xì)細(xì)品讀別有情趣充滿哲理的詩篇,沉醉于詩情畫意之中,不覺外面熱浪滾滾。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消暑》詩云:“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fēng)。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痹娙霜?dú)坐庭院,淡泊自然,神靜心寧,靜則生涼。讀著宋代詩人陸游的《橋南納涼》詩:“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fēng)定蓮池自在香?!狈路鹇皆谄沛抖嘧说木G柳林中,徜徉于碧波蕩漾的荷塘小徑,清風(fēng)徐徐,月色溶溶,荷香沁人心脾,笛聲悠揚(yáng)悅耳,暑熱頓消于無形之中。

    讀詩消暑,是因?yàn)槠赖亩U詩如滴滴甘露,滋潤凈化人的心靈,使人進(jìn)入一個嶄新的境界,從中有所感悟。且看柳宗元的《江雪》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边@不正是一幅禪境的大寫意么,身處此景,不要說暑熱消失得無影無蹤,人世間的一切七情六欲,紅塵擾攘的煩惱也被蕩滌得干干凈凈。而唐代詩佛王維的《辛夷塢》則使人進(jìn)入一個新的天地,詩云:“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痹诮^無人煙的辛夷塢,山溝口的辛夷花自開自落,來于自然又回歸自然。處于這種空靈寂靜的禪悅之中,令人去品味人生,頓悟人生真諦,直探生命的本源。

    吟詠著詩人的精美華章,牽引我心靈的腳步進(jìn)入靈山秀水的畫幅里。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山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禪房花木蔥蘢,翠竹曲徑幽深,我也自然而然地與靜謐的禪林融為一體,身與物化,通體清爽,心曠神怡,暑熱何來?

    讀詩能消暑,道理何在呢?由此使我想起了蘇東坡的《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與君指上聽?”美妙動聽的樂曲是來自琴弦,還是來自手指呢?都不是,而是來自演奏者的心。手指撫琴,音在弦外。讀詩消暑,其理亦然。詩中是無涼夏的,也不會給人生風(fēng)除熱。但一首絕佳的禪詩,令人沉溺于美的意境美的享受之中,陶冶情操,洗滌蒙在心靈上“貪、嗔、癡、慢、疑”的污垢,明心見性,從而忘卻褥暑逼人的煩惱。俗話說:“心靜自然涼?!笨梢?,讀詩消暑熱,不也是“境由心生”么!

更多中藥材
  • 天王補(bǔ)心丹是一個著名的安神的方子,補(bǔ)益心脾,安神定志,睡不好覺的人又心脾兩虛,吃點(diǎn)天王補(bǔ)心丹。補(bǔ)心丹用柏棗仁,二冬生地當(dāng)歸身,三參桔梗朱砂味,茯苓遠(yuǎn)志安心神,你看這個方子最后落在一句話,叫安心神,就是治療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叫天王......
  • 千金藤又名忍冬藤、雞屎藤、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朝天藥膏、合鈸草、金絲荷葉、天膏藥。藤本植物,無塊根。卵形葉子,下面被白粉,盾狀著生。夏秋開花,雌雄異株,傘形花序,再排列成復(fù)傘形聚傘花序腋生。朱紅色球形核果。分布于江蘇、江西、福建、浙江......
  • 其實(shí)脾氣暴躁,打嗝反酸,口氣重,大便干燥秘結(jié),平時喜歡吃涼的東西,這種情況多數(shù)是肝胃郁熱。首先肝郁,肝氣郁結(jié)化火,肝火旺的人脾氣暴躁愛發(fā)脾氣,而且肝在味為酸,打出來的嗝有熱,腐,酸,餿的味道。另外胃火,胃火旺的人口氣也重,飯量大,吃完飯之后......
  • 昨天遇到一個患者,剛28歲,病史大約十天左右,問其原因,是由于疫情的原因,引起了他嚴(yán)重的焦慮和煩躁的情緒,繼而引起濕疹的加重。那么濕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從中醫(yī)來講,濕疹的原因,主要是風(fēng)濕熱邪瘀阻肌膚,那么這個風(fēng)濕熱邪可以是外來的風(fēng)濕熱邪,......
  • 第一,吃的多,但是就是不長肉,這個可能和體內(nèi)的火旺有關(guān)系,最常見的就是胃火旺,胃火旺不管你吃進(jìn)來再多的食物,都能被快速的消耗掉,自然吃的多也不會胖。第二,吃得不多,不愛吃飯,吃不下飯,吃一點(diǎn)飯就要考慮是不是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過差。脾虛食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