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張瑞賢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所
安國的土地祠
安國的藥王廟原為當?shù)氐耐恋仂?。它極有可能是從宋代出現(xiàn)的?!端幫蹩寂c鄚州藥王廟》所引乾隆《祁州志》卷三《建置志》就明確說明:“漢將邳彤之廟,俗呼為皮場王,即藥王也,在南關。按王本州土神,自宋迄今,以醫(yī)顯靈?!?/p>
土地崇拜的起源是來自人們對土地能夠生長五谷,承載萬物,養(yǎng)育百姓的認識,主要是從它的自然屬性出發(fā)的。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提高和文化的發(fā)展,這種自然崇拜便轉變?yōu)槿烁裆癯绨荨?/p>
到了宋代,土地廟崇拜十分普遍。北宋東京顯仁坊的皮場廟即是當?shù)赝恋厣耢簦锌赡芄┓畹氖青嵈蠓蜃悠?;而皮場廟的命名可能在東漢末的相州,因皮場鎮(zhèn)而得名。
邳彤,字偉君,信都人?!逗鬂h書》有傳,初為王莽部下,后為光武帝劉秀28員武將之一,以功封靈壽侯。在安國歷代名人中,邳彤聲名顯赫,武功卓著,“當選”為本地土地神。
宋代的造神運動
在中國古代史上,造神活動從來沒有中止過,宋代更是突出。與醫(yī)藥有關的較有影響的是媽祖和吳夲。
媽祖的奉祀起于北宋。記其事最早的有宋人李俊甫《莆田比事》等。相傳媽祖姓林名默,為莆陽湄州人,年28死于海上?!断檀九R安志》中記載了媽祖顯靈救助海難的故事,“神莆陽湄州林氏女,少能言人禍福,歿,廟祀之,號通賢神女,或曰龍女也。宣和壬寅,給事路公允迪載書使高麗,中流震風,八舟沉溺,獨公所乘,神降于檣,獲安濟?!?/p>
媽祖救助航海船只的傳說,她不但受到漁民的愛戴,也受到了皇室的重視。兩宋敕封凡九次,由夫人進爵為妃,敕封字數(shù)已達“靈惠昭應崇福善利助順顯衛(wèi)英烈”。
保生大帝也是宋代造神的一個成果。保生大帝姓吳名夲,福建泉州和臺灣閩南籍民所奉的地方守護神。
吳夲是泉州同安縣白礁鄉(xiāng)人。相傳他于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懸壺濟世,凡前來求醫(yī)的人,無論貧富,都認真診治,藥到病除。他生前救助過許多人,更可貴的是他為人廉潔,備受群眾愛戴。宋景祐三年(1036年),他在白礁鄉(xiāng)上山采藥時,不慎跌落深谷,以致受傷致死,群眾悲痛萬分,安葬了他,并在白礁鄉(xiāng)建廟奉祀。
清同治十年《福建通志》卷記載:“鄉(xiāng)人肖像祀之。水旱疾疫,款謁如響。部使者以廟額請,賜名‘慈濟’?!焙髞?,廈門、漳州以及臺灣臺南縣學甲鎮(zhèn)民間也紛紛畫像、立廟,名為慈濟宮。臺灣學甲白礁鄉(xiāng)慈濟宮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供奉慈心濟世的醫(yī)生吳夲,把其生前所著本草的書,定名為《吳夲本草》以作紀念。
鄚州扁鵲藥王廟
許希是宋代著名醫(yī)家,《宋史》有傳。據(jù)載:“景祐元年,仁宗不豫,侍醫(yī)數(shù)進藥,不效。冀國大長公主薦希,希診曰:‘針心下包絡之間,可亟愈。’遂以針進,而帝疾愈。命為翰林醫(yī)官。希拜謝已,又西向拜,曰:‘扁鵲,臣師也。今者非臣之功,殆臣師之賜,安敢忘師乎?’乃請以所得金興扁鵲廟。帝為筑廟于城西隅,封靈應侯?!?/p>
在鄰近安國的任丘縣鄚州是扁鵲的故鄉(xiāng),那里的扁鵲廟在宋代就已建廟,且香火不斷。在明代就已稱為“藥王廟”了。
據(jù)推測,在宋初以醫(yī)術顯靈者實是相州皮場土地廟中的神農(nóng)。北宋一代,此神為朝廷、民眾所信仰,至徽宗尤重鬼神之祀,乃慎重加封。隨時間推移,皮王中神農(nóng)的影子漸淡,轉由“皮”字演化出鄭大夫子皮,或皮場張森。宋以后,各地的土地也以醫(yī)藥歸奉皮王,安國的邳彤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當明清之際安國藥市的建立,邳彤乃以漢代名將—本方土地—皮王—藥王,成了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藥王”了。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張瑞賢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所
安國的土地祠
安國的藥王廟原為當?shù)氐耐恋仂?。它極有可能是從宋代出現(xiàn)的?!端幫蹩寂c鄚州藥王廟》所引乾隆《祁州志》卷三《建置志》就明確說明:“漢將邳彤之廟,俗呼為皮場王,即藥王也,在南關。按王本州土神,自宋迄今,以醫(yī)顯靈?!?/p>
土地崇拜的起源是來自人們對土地能夠生長五谷,承載萬物,養(yǎng)育百姓的認識,主要是從它的自然屬性出發(fā)的。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提高和文化的發(fā)展,這種自然崇拜便轉變?yōu)槿烁裆癯绨荨?/p>
到了宋代,土地廟崇拜十分普遍。北宋東京顯仁坊的皮場廟即是當?shù)赝恋厣耢簦锌赡芄┓畹氖青嵈蠓蜃悠?;而皮場廟的命名可能在東漢末的相州,因皮場鎮(zhèn)而得名。
邳彤,字偉君,信都人?!逗鬂h書》有傳,初為王莽部下,后為光武帝劉秀28員武將之一,以功封靈壽侯。在安國歷代名人中,邳彤聲名顯赫,武功卓著,“當選”為本地土地神。
宋代的造神運動
在中國古代史上,造神活動從來沒有中止過,宋代更是突出。與醫(yī)藥有關的較有影響的是媽祖和吳夲。
媽祖的奉祀起于北宋。記其事最早的有宋人李俊甫《莆田比事》等。相傳媽祖姓林名默,為莆陽湄州人,年28死于海上?!断檀九R安志》中記載了媽祖顯靈救助海難的故事,“神莆陽湄州林氏女,少能言人禍福,歿,廟祀之,號通賢神女,或曰龍女也。宣和壬寅,給事路公允迪載書使高麗,中流震風,八舟沉溺,獨公所乘,神降于檣,獲安濟?!?/p>
媽祖救助航海船只的傳說,她不但受到漁民的愛戴,也受到了皇室的重視。兩宋敕封凡九次,由夫人進爵為妃,敕封字數(shù)已達“靈惠昭應崇福善利助順顯衛(wèi)英烈”。
保生大帝也是宋代造神的一個成果。保生大帝姓吳名夲,福建泉州和臺灣閩南籍民所奉的地方守護神。
吳夲是泉州同安縣白礁鄉(xiāng)人。相傳他于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懸壺濟世,凡前來求醫(yī)的人,無論貧富,都認真診治,藥到病除。他生前救助過許多人,更可貴的是他為人廉潔,備受群眾愛戴。宋景祐三年(1036年),他在白礁鄉(xiāng)上山采藥時,不慎跌落深谷,以致受傷致死,群眾悲痛萬分,安葬了他,并在白礁鄉(xiāng)建廟奉祀。
清同治十年《福建通志》卷記載:“鄉(xiāng)人肖像祀之。水旱疾疫,款謁如響。部使者以廟額請,賜名‘慈濟’?!焙髞?,廈門、漳州以及臺灣臺南縣學甲鎮(zhèn)民間也紛紛畫像、立廟,名為慈濟宮。臺灣學甲白礁鄉(xiāng)慈濟宮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供奉慈心濟世的醫(yī)生吳夲,把其生前所著本草的書,定名為《吳夲本草》以作紀念。
鄚州扁鵲藥王廟
許希是宋代著名醫(yī)家,《宋史》有傳。據(jù)載:“景祐元年,仁宗不豫,侍醫(yī)數(shù)進藥,不效。冀國大長公主薦希,希診曰:‘針心下包絡之間,可亟愈。’遂以針進,而帝疾愈。命為翰林醫(yī)官。希拜謝已,又西向拜,曰:‘扁鵲,臣師也。今者非臣之功,殆臣師之賜,安敢忘師乎?’乃請以所得金興扁鵲廟。帝為筑廟于城西隅,封靈應侯?!?/p>
在鄰近安國的任丘縣鄚州是扁鵲的故鄉(xiāng),那里的扁鵲廟在宋代就已建廟,且香火不斷。在明代就已稱為“藥王廟”了。
據(jù)推測,在宋初以醫(yī)術顯靈者實是相州皮場土地廟中的神農(nóng)。北宋一代,此神為朝廷、民眾所信仰,至徽宗尤重鬼神之祀,乃慎重加封。隨時間推移,皮王中神農(nóng)的影子漸淡,轉由“皮”字演化出鄭大夫子皮,或皮場張森。宋以后,各地的土地也以醫(yī)藥歸奉皮王,安國的邳彤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當明清之際安國藥市的建立,邳彤乃以漢代名將—本方土地—皮王—藥王,成了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藥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