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程懷孟 河北省河間市人民醫(yī)院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寄生在松樹(shù)根上,臨床應(yīng)用可分為茯苓皮、帶皮苓、赤茯苓、白茯苓、茯神等5個(gè)品種,它們的功效主治有所不同。
茯苓皮: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擅利水消腫,適用于水腫、小便不利等證,常與生姜皮、桑白皮、陳皮、大腹皮配伍,即五皮散。
帶皮苓:即將茯苓切碎,取用帶有皮殼的赤茯苓,功效主治與茯苓皮相同,如無(wú)帶皮茯苓,可用3/4的茯苓、1/4的茯苓皮混合取代之。
赤茯苓:即茯苓菌核的赤色部分,功擅利水滲濕,適用于水濕、停飲等證,常與豬苓、澤瀉配伍。
白茯苓:即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功擅健脾,適用于脾虛體倦、食少便溏之證,常與黨參、白術(shù)、甘草配伍。
茯神:即茯苓菌核中貫穿松根部分切成的小塊,功擅寧心安神,適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證。為了加強(qiáng)療效,還常和朱砂拌用,稱為朱茯神或朱衣茯苓。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mén)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程懷孟 河北省河間市人民醫(yī)院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寄生在松樹(shù)根上,臨床應(yīng)用可分為茯苓皮、帶皮苓、赤茯苓、白茯苓、茯神等5個(gè)品種,它們的功效主治有所不同。
茯苓皮: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擅利水消腫,適用于水腫、小便不利等證,常與生姜皮、桑白皮、陳皮、大腹皮配伍,即五皮散。
帶皮苓:即將茯苓切碎,取用帶有皮殼的赤茯苓,功效主治與茯苓皮相同,如無(wú)帶皮茯苓,可用3/4的茯苓、1/4的茯苓皮混合取代之。
赤茯苓:即茯苓菌核的赤色部分,功擅利水滲濕,適用于水濕、停飲等證,常與豬苓、澤瀉配伍。
白茯苓:即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功擅健脾,適用于脾虛體倦、食少便溏之證,常與黨參、白術(shù)、甘草配伍。
茯神:即茯苓菌核中貫穿松根部分切成的小塊,功擅寧心安神,適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證。為了加強(qiáng)療效,還常和朱砂拌用,稱為朱茯神或朱衣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