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風(fēng)寒感冒
方藥:糯米50克,生姜5~6片,河水600毫升,帶須蔥白頭5~6,酸醋半小盅。
制法:糯米、生姜、加河水兩碗,于砂鍋里煮1~2滾后,放入帶須蔥白,煮至米熟,再加酸醋半小盅,入內(nèi)攪勻即可,備用。
用法:將上藥乘熱吃,或只服粥湯,于無風(fēng)處睡,以出汗為度。
按語:凡初得病2~3日者,服之即解,蓋以糯米補(bǔ)養(yǎng)為君,姜蔥發(fā)散為臣,而又以酸醋飲之,屢用屢效。此方奧妙在于加醋,寓散于收,其力較大,殊有深意??人苑?
方藥:雪梨1個(gè),貝母、杏仁末適量。
制法:將梨挖去核,納入貝母、杏仁末少許,再加冰糖,連蓋用篾或線封固,置于豆腐漿鍋內(nèi)煮熟。
用法:清晨全食,2梨即愈??人苑?
方藥:白蜜500克,生姜1000克(取汁)。
制法:上二味,先納蜜,次納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盡。制成棗大的丸子。
用法:每次含1丸,每日3次。
按語:禁一切雜食。老年咳嗽方
方藥:紫蘇子、白芥子、蘿卜子各適量。
制法:上三味各洗凈、微炒、擊碎。
用法:每劑9克,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年久咳嗽方
方藥:扁柏葉適量,紅棗7枚,百合120克,冰糖12克。
用法:煎濃湯代茶,時(shí)時(shí)飲之。忌食葷腥煎炒。另用百合、冰糖,早晚煎服,不可間斷。輕則10日可愈,重則半月自痊。
支氣管哮喘方
方藥:生姜30克,白芥子9克。
制法:生姜切細(xì),搗爛絞汁,同白芥子加燒酒研和如糊。
用法:以紗布包裹棉球蘸藥糊,擦拭肺俞、大椎、膻中3個(gè)穴位,每穴擦拭10分鐘,以局部灼熱覺痛為度。或以紗布2層,剪成棋子般大小,沾藥液貼于3個(gè)穴位1小時(shí)左右,痛則取去,以不起泡為度。慢性支氣管炎方1
方藥:五味子250克,生雞蛋7個(gè),溫水適量。
制法:將五味子和生雞蛋同時(shí)放入溫水盆內(nèi)(以水面沒過雞蛋為宜)泡7~10天,待蛋皮軟化后,取出雞蛋,用濾出的藥水把雞蛋煮熟。
用法:去皮吃蛋。成人睡前1次服完,小兒酌減,7天服1次,3次為1療程。一般2~3個(gè)療程即可痊愈。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方2
方藥:炒蘇子、炒蘿卜子各9克,白芥子15克。
制法:上藥共搗研,以絹袋包之,水煎服。
用法:每服半碗,日2次。
頭疼年久不愈方
方藥:川黃連30克,好黃酒3碗。
用法:用上藥入黃酒,煮成1碗服之。
頭痛發(fā)汗不出方
方藥:細(xì)辛、生姜各6克,核桃肉5個(gè),蔥白5根。
用法:將以上各藥放在一起搗爛,水煎后服用。出汗即愈。腹瀉日久方
方藥:金櫻子適量。
用法:上藥經(jīng)霜后以竹夾子摘取,劈為兩片,去其子,以水淘洗過,搗爛,入大鍋以水煎,不得絕火,煎至水耗一半,取出澄濾過,重煎似稀湯。每次1匙,用暖酒1盞調(diào)服。眩暈方1
方藥:甘菊花、當(dāng)歸各30克,枸杞子60克,龍眼肉180克。
用法:將上藥用細(xì)紗布袋盛裝,用米酒1500毫升,浸泡于壇內(nèi)21日。每日早晚各服15~30毫升。眩暈方2
方藥:薄荷240克,川芎、荊芥各120克,甘草各60克,細(xì)辛30克,防風(fēng)45克。
用法:將以上各藥研成細(xì)末,飯后較長時(shí)間服,每次6克,用茶調(diào)下。風(fēng)癱方
方藥:木瓜2個(gè),乳香7.5克,沒藥15克。
用法:木瓜切蓋去瓤,將乳香、沒藥研末入瓜中,蓋好,竹絲簽牢,籠上蒸3~4小時(shí),研爛成膏每次3~5匙,以地黃汁半盞,好燒酒半盞,相和溫服,日3次。
(選自《中醫(yī)奇方妙治真?zhèn)鳌罚?/p>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風(fēng)寒感冒
方藥:糯米50克,生姜5~6片,河水600毫升,帶須蔥白頭5~6,酸醋半小盅。
制法:糯米、生姜、加河水兩碗,于砂鍋里煮1~2滾后,放入帶須蔥白,煮至米熟,再加酸醋半小盅,入內(nèi)攪勻即可,備用。
用法:將上藥乘熱吃,或只服粥湯,于無風(fēng)處睡,以出汗為度。
按語:凡初得病2~3日者,服之即解,蓋以糯米補(bǔ)養(yǎng)為君,姜蔥發(fā)散為臣,而又以酸醋飲之,屢用屢效。此方奧妙在于加醋,寓散于收,其力較大,殊有深意??人苑?
方藥:雪梨1個(gè),貝母、杏仁末適量。
制法:將梨挖去核,納入貝母、杏仁末少許,再加冰糖,連蓋用篾或線封固,置于豆腐漿鍋內(nèi)煮熟。
用法:清晨全食,2梨即愈??人苑?
方藥:白蜜500克,生姜1000克(取汁)。
制法:上二味,先納蜜,次納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盡。制成棗大的丸子。
用法:每次含1丸,每日3次。
按語:禁一切雜食。老年咳嗽方
方藥:紫蘇子、白芥子、蘿卜子各適量。
制法:上三味各洗凈、微炒、擊碎。
用法:每劑9克,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年久咳嗽方
方藥:扁柏葉適量,紅棗7枚,百合120克,冰糖12克。
用法:煎濃湯代茶,時(shí)時(shí)飲之。忌食葷腥煎炒。另用百合、冰糖,早晚煎服,不可間斷。輕則10日可愈,重則半月自痊。
支氣管哮喘方
方藥:生姜30克,白芥子9克。
制法:生姜切細(xì),搗爛絞汁,同白芥子加燒酒研和如糊。
用法:以紗布包裹棉球蘸藥糊,擦拭肺俞、大椎、膻中3個(gè)穴位,每穴擦拭10分鐘,以局部灼熱覺痛為度。或以紗布2層,剪成棋子般大小,沾藥液貼于3個(gè)穴位1小時(shí)左右,痛則取去,以不起泡為度。慢性支氣管炎方1
方藥:五味子250克,生雞蛋7個(gè),溫水適量。
制法:將五味子和生雞蛋同時(shí)放入溫水盆內(nèi)(以水面沒過雞蛋為宜)泡7~10天,待蛋皮軟化后,取出雞蛋,用濾出的藥水把雞蛋煮熟。
用法:去皮吃蛋。成人睡前1次服完,小兒酌減,7天服1次,3次為1療程。一般2~3個(gè)療程即可痊愈。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方2
方藥:炒蘇子、炒蘿卜子各9克,白芥子15克。
制法:上藥共搗研,以絹袋包之,水煎服。
用法:每服半碗,日2次。
頭疼年久不愈方
方藥:川黃連30克,好黃酒3碗。
用法:用上藥入黃酒,煮成1碗服之。
頭痛發(fā)汗不出方
方藥:細(xì)辛、生姜各6克,核桃肉5個(gè),蔥白5根。
用法:將以上各藥放在一起搗爛,水煎后服用。出汗即愈。腹瀉日久方
方藥:金櫻子適量。
用法:上藥經(jīng)霜后以竹夾子摘取,劈為兩片,去其子,以水淘洗過,搗爛,入大鍋以水煎,不得絕火,煎至水耗一半,取出澄濾過,重煎似稀湯。每次1匙,用暖酒1盞調(diào)服。眩暈方1
方藥:甘菊花、當(dāng)歸各30克,枸杞子60克,龍眼肉180克。
用法:將上藥用細(xì)紗布袋盛裝,用米酒1500毫升,浸泡于壇內(nèi)21日。每日早晚各服15~30毫升。眩暈方2
方藥:薄荷240克,川芎、荊芥各120克,甘草各60克,細(xì)辛30克,防風(fēng)45克。
用法:將以上各藥研成細(xì)末,飯后較長時(shí)間服,每次6克,用茶調(diào)下。風(fēng)癱方
方藥:木瓜2個(gè),乳香7.5克,沒藥15克。
用法:木瓜切蓋去瓤,將乳香、沒藥研末入瓜中,蓋好,竹絲簽牢,籠上蒸3~4小時(shí),研爛成膏每次3~5匙,以地黃汁半盞,好燒酒半盞,相和溫服,日3次。
(選自《中醫(yī)奇方妙治真?zhèn)鳌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