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重視中草藥性腎損害

    近年來,有關中草藥及其制劑引起腎損害的報道日趨增多,已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注意。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副院長龔智峰說,國際腎臟病學會發(fā)布的統(tǒng)計資料顯示,全球大約有5億人(約占人口的10%)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腎臟病變,而我國民眾包括部分臨床醫(yī)生對中草藥性腎損害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重視。

    中草藥引起腎損害的機制主要為:中草藥本身的腎毒性作用、中草藥引起的過敏反應導致的腎損害等。已知文獻中提及的具有腎毒性的中藥64味,部分有中毒死亡的報道,其中雷公藤、益母草、補骨脂、海馬、蛇毒及蛇毒制劑、昆明山海棠、蜂毒、蜂蜜、胖大海、天麻、蛇膽、麻黃較廣泛地用于臨床;引起過敏反應的常見中藥有150種左右,藥物過敏可導致急性過敏性間質性腎炎引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此外,中藥種植過程中使用農藥過多,亦可污染藥物;在煎藥中,部分中草藥有特殊的煎煮時間要求,如山豆根煎煮時間越長,則毒副作用越強;尤應重視的是在產生中草藥腎損害的諸多因素中,長時間服藥是其中一重要的方面。

    有關專家提醒:不要輕信民間傳方,如民間流傳辛、苦味中草藥可清熱、驅毒,其實辛、苦味是致腎損害中草藥的最主要藥味,辛味多含揮發(fā)性成分,苦味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經腎臟排泄對腎臟也有一定的刺激性,應控制劑量及療程。部分中草藥超量服用,會導致嚴重的腎損害,如益母草藥典記載用量為用量15~30g,而報道服用益母草引起腎損害、急性腎功能衰竭者,用量多在60~120g,且反復多次使用。對慢性病需長期服用某類中藥時,應了解所含藥效成分的排泄半衰期及其體內過程,對有蓄積可能的藥物,應采用少量、間斷服藥的方法,減少蓄積中毒的可能。含金屬礦石成分的中藥一般排泄極為緩慢,不但一次用量需要嚴格控制,若長期服用,即使小劑量也易蓄積致腎損害。若應用腎毒性很強的中草藥,事先應作尿常規(guī)及腎功能檢查,服藥期間進行監(jiān)測,腎功能不全者應禁用。臨床醫(yī)生用藥前應評估患者的年齡、性別、生理狀態(tài)等,對孕婦、老弱、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慎用有毒中草藥。

更多中藥材
  • 古時候女孩子都是叫千金,我自己認為是為了表示女孩子很寶貴,所以用千金來形容;不過今天要說的不是千金這個詞,而是和千金類似的名字千金子這味中藥;千金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種子;分布于吉林、遼......
  • 一提到中草藥,很多人都說自己是“藥盲”,往兩個看起來十分相似的字或詞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見的千金子與水稻的區(qū)別就讓我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的種子;又名千兩金,有逐水退腫,破血消癥,解毒殺蟲的功效;......
  • 我們中藥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莖等,也有很多是化學合成的物質,但還有一種,就是植物的種子,比如說火麻仁,火麻仁,中藥名,??浦参锎舐榈母稍锍墒旆N子,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圓形,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有微細的白色或棕色網紋,兩邊有......
  • 火麻仁這個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不是特別清楚它,那么應該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癮的大麻,是不是說的有點可怕,它其實為??浦参锎舐榈母稍锍墒旆N子,別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線麻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后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樣東西上的不同部位,它們的作用可能不同,像烏柏根的皮,烏柏苦、微溫、有小毒,有殺蟲、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烏柏根的皮用于水腫脹滿,有瀉下逐水的功效,對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烏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