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用植物貝母鱗莖腐爛病
貝母
學(xué)名
Fritillaria roylei Hook.稱川貝母、F.verticillata Willd.稱浙貝母、y.Hsiao et kc Hsia稱鄂貝母等,均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以鱗莖入藥。具清熱散結(jié)之功效。分布浙江、江蘇、湖北、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甘肅等省。
癥狀
播種后鱗莖染病 多從分瓣傷口處或鱗莖盤處變褐腐爛成蜂窩狀,后鱗莖組織被蝕空,只剩一層皮層。生育期多在植株“倒禾”期發(fā)病,鱗莖上產(chǎn)生褐色腐爛斑,病部生有白色霉層。(圖左)
病原
Fusariμm spp.稱鐮刀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一般以尖孢鐮刀菌為主,茄病鐮刀菌有潛伏侵染的現(xiàn)象。該病系由鐮刀菌和線蟲復(fù)合侵染引起,線蟲以短體線蟲(Pratylenchus spp.)為主。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病菌在種鱗莖上或土 壤中越夏。生產(chǎn)上用病鱗莖作種或病田連作,都會引起該病發(fā)生。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
防治方法
(1)實行3年以上輪作。(2)利用太陽能消毒土壤,在圖2427—8月氣溫高于30℃時,地表覆蓋塑料薄膜,通過太陽照射提高土溫處理8一10天,能殺死土壤表層病原菌和線蟲,減少菌源。(3)種子處理。分瓣后種子用50%多菌靈膠懸劑600倍液或10%殺枯凈1000倍液,浸泡20分鐘后播種。此外,播種溝施40%申基異柳磷每667m2kg,保苗增產(chǎn)效果顯著。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用植物貝母鱗莖腐爛病
貝母
學(xué)名
Fritillaria roylei Hook.稱川貝母、F.verticillata Willd.稱浙貝母、y.Hsiao et kc Hsia稱鄂貝母等,均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以鱗莖入藥。具清熱散結(jié)之功效。分布浙江、江蘇、湖北、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甘肅等省。
癥狀
播種后鱗莖染病 多從分瓣傷口處或鱗莖盤處變褐腐爛成蜂窩狀,后鱗莖組織被蝕空,只剩一層皮層。生育期多在植株“倒禾”期發(fā)病,鱗莖上產(chǎn)生褐色腐爛斑,病部生有白色霉層。(圖左)
病原
Fusariμm spp.稱鐮刀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一般以尖孢鐮刀菌為主,茄病鐮刀菌有潛伏侵染的現(xiàn)象。該病系由鐮刀菌和線蟲復(fù)合侵染引起,線蟲以短體線蟲(Pratylenchus spp.)為主。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病菌在種鱗莖上或土 壤中越夏。生產(chǎn)上用病鱗莖作種或病田連作,都會引起該病發(fā)生。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
防治方法
(1)實行3年以上輪作。(2)利用太陽能消毒土壤,在圖2427—8月氣溫高于30℃時,地表覆蓋塑料薄膜,通過太陽照射提高土溫處理8一10天,能殺死土壤表層病原菌和線蟲,減少菌源。(3)種子處理。分瓣后種子用50%多菌靈膠懸劑600倍液或10%殺枯凈1000倍液,浸泡20分鐘后播種。此外,播種溝施40%申基異柳磷每667m2kg,保苗增產(chǎn)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