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藺道人當屬子虛烏有先生

    摘要:《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一書所附的無名氏序言,首次提到了“藺道者”這個人物。當代醫(yī)史界寫成“藺道人”,并對無名氏序言中所說的藺道人是該書的作者,是唐會昌間人,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本文從醫(yī)序的寫作體例和此書內(nèi)容兩方面,認為“藺道人”極可能是北宋中期文人筆下假托的人物,進而推想,寫序言的無名氏則很可能是該書的真實作者。

    藺道人,作為一個醫(yī)史人物,首見并且僅見于《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以下簡稱《仙方》)所附的無名氏序言,該序言確指“藺道人”是《仙方》的作者,還介紹了其人一些與醫(yī)學(xué)、醫(yī)事無關(guān)的行跡。當代《中醫(yī)大辭典·醫(yī)史文獻分冊》以該序言為依據(jù),作了這樣的介紹:

    “藺道人,唐代骨傷科醫(yī)家,僧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小断墒诶韨m(xù)斷秘方》,是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骨傷科專書?!茣g(841~846年)當局推行廢止寺院以促使僧道人員還俗從事生產(chǎn)的政策。藺道人流落厭世,以術(shù)傳密友?!?/p>

    其后,有作者在一篇題為《藺道人與〈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的專文里,則較多地援引了該序言的語句,對藺道人作了更為詳細的說解:

    “藺道人(約700~846年間)編撰的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中醫(yī)骨傷科專著《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藺道人真實姓名不得知,唐會昌間(841-846)當局推行廢止寺院以促使僧道人員還俗從事生產(chǎn)的政策,已是晚年的藺道人隱居于江西宜春鐘村(今江西宜春縣),村民彭叟與藺道人為友,后彭叟之子‘折頸挫肱’,找他治療,人們始知‘道人能醫(yī),求者益眾’。藺道人后來‘取方授彭’,自己隱居不出,當江西觀察使派人向彭叟索書時,彭亦避之。后人僅得藺道人編撰的書之最后一卷,即《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中華醫(yī)史雜志》1992年第2期)

    上列兩段話,表明了研究者對“唐會昌間”確有“藺道人”其人存在,是深信不疑的。然而筆者謬以為,藺道人當是個子虛烏有先生。

    首先,可以斷言,無名氏序言不足為憑,該序言開頭第一句:“此方乃唐會昌間有一頭陀……”便已清清楚楚地顯示出,寫序人不是唐代人。因為,從醫(yī)序的寫作慣例講,寫序人在提到自己所處的朝代時,誰都不會漫不經(jīng)心地直接標出本朝的朝代名,而是必定鄭重地以不同形式委婉示敬,歷代至清,莫不如此。諸如“上自炎皇,迄于盛唐”(唐·王燾《外臺秘要》自序);“醫(yī)家之本根,肇于黃帝岐伯,而大備于我宋”(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許洪序);“伏睹國朝,奄有四?!?元·忽思慧《飲膳正要》自序);“至我圣朝,多士多能”(明·高武《痘疹正宗》自序);“本朝康熙年間有新安羅東美先生”(清·羅東美《古今名醫(yī)匯粹》徐文明序)等等,皆是明證。反之,倒是異代人筆下的序文,才毫無顧忌地直寫所序之書的成書朝代,其語式,大致跟“唐會昌間”相同,如“《諸病源候論》者,隋大業(yè)中大醫(yī)巢元方奉詔所作也”(宋人宋綬序)、“是書者,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丙午守真所撰之書也”(金·劉守真《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明人朱權(quán)序)等等。對比上列兩類寫法,即可判定為《仙方》寫序言的無名氏,絕對不可能生存于唐代。

    既然如此,那么,從唐王朝滅亡的907年推算起,該書序言的寫成,距“唐會昌間”最少該是60年,最多可達數(shù)百年。在這種情況下,序言越是寫得逼真,恰恰越是失真,這是無須多議的。嚴格說來,序言里“問其姓名,曰‘藺道者’,問其氏,曰‘長安人’”之語,對寫序人來說,連道聽途說都是辦不到的,只能是向壁虛構(gòu)。

    序言之外,再看正文。對這不足萬字的全書正文稍加歸納,即可覺察出存在著三方面根本不可能同時在“唐會昌間”超前出現(xiàn)的事實:

    1.方劑方面,《仙方》設(shè)專條推薦的四物湯,還有五積散以及由半夏、人參、肉桂、甘草四藥組成的七氣湯(又名四七湯)等,學(xué)界早已認定此三方俱出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藥物方面,《仙方》所頻繁使用的骨碎補(共13見)、木鱉子(6見)、自然銅(5見)、五靈脂(3見)、紅花(2見)、無名異(2見)等,學(xué)界早已認定俱出于宋初的《開寶本草》,此外出于宋代其他本草的藥物,如降香(4見,《證類》)、青皮(2見,《圖經(jīng)》)、硼砂(1見,《日華子》)等等,也在《仙方》中使用了,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共5次出現(xiàn)的蒼術(shù)其藥,今版《外臺秘要》所附的日本人山脅尚德按語說:“‘蒼術(shù)’蓋宋以后之稱”,而當代高等醫(yī)藥院校教材《中藥學(xué)》則更為確切地指出:“至《證類本草》始有蒼術(shù)之名。”顯然,這些藥物的使用,都不支持《仙方》成書于唐代。

    3.藥名方面,《仙方》中頻繁地使用了冠以“川”字的藥名,諸如川烏18見、川芎15見、川當歸6見、川牛膝3見、還有川椒、川續(xù)斷、川芒硝、川獨活、川羌活、川牽牛各1見。而作為對照,在唐代前期成書的《千金》、《千金翼》、《外臺》三書中,僅是《外臺》第4卷存在著1次“川芎”,此外再無一個“川”字;就連這唯一一見的“川芎”,日本人山脅尚德也已跟“蒼術(shù)”同時指出了“可疑”。至于中晚唐的醫(yī)書,筆者因居偏處遠,無條件見到,但在《經(jīng)效產(chǎn)寶》序言(收入《中國醫(yī)籍考》)里也發(fā)現(xiàn)了有力的證據(jù)?!督?jīng)效產(chǎn)寶》(成書于“唐會昌”之后的公元852年,序言則是丁巳897年寫的)內(nèi)有“芎窮當歸,善療腹痛”一句,這里所用的藥名是“芎窮”而非“川芎”,無可辯駁地顯示出,直到唐王朝滅亡前的10年,“川”字尚未進入藥名。

    上列三方面事實推定,《仙方》不可能成書于“唐會昌間”。因此,被序言說成是該書作者的“藺道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真實性。種種跡象表明,“藺道人”實際是北宋中期文人筆下所假托的人物,既跟“唐會昌間”無關(guān),更非《仙方》的作者。至于《仙方》的真實作者,筆者推想,可能就是寫序言的那位無名氏。

    濟寧市中醫(yī)院(山東,272137)杜紀鳴

更多中藥材
  • 不管是哪一種,都不是有效的睡眠,失眠內(nèi)容很多很復(fù)雜,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治療失眠的泡腳的方法,用中藥夜交藤100克,加上洗腳用的足夠量的水,燒開后啊煮八分鐘,然后涼至40度左右,我們每天睡前泡半個小時左右。大家對夜交藤可能有點陌生,但說起何首......
  •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中醫(yī)望診里面啊,望眼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的眼睛炯炯有神,發(fā)光的,明亮的,那是精氣神好的表現(xiàn)。失神的人啊,目光呆滯,眼睛渾濁。所以有句話叫做,藏于內(nèi)者曰精,發(fā)于外者曰神。就是說精保養(yǎng)得好,就好像我們平時不著急,不發(fā)怒,不亂......
  • 我在臨床上,經(jīng)常遇見一些病人成天認為自己的身體有病,從心臟到血管到骨骼到大腦,到五臟六腑,特別懷疑自己得怪病、重病。通通檢查一遍,也查不出什么大毛病來,但是還是不肯善罷甘休,繼續(xù)換醫(yī)生,換醫(yī)院,做更多的檢查。這個疑心病,其實不是身體生病了,......
  • 我不建議大家過度節(jié)食減肥,或者單一的飲食減肥,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面說:“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氣津液皆盡故也”,也就是說一個普通人啊,七天不吃不喝,身體呢就會因為氣血耗竭而終結(jié),所以呢,合理的健康飲食是很重要的。......
  • 曬太陽曬背。背部呢有督脈,督脈是“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陽氣,反應(yīng)腦,髓,腎的功能。曬太陽可以振奮督脈經(jīng)絡(luò),幫助我們溫通氣血,對身體養(yǎng)生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