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輔助檢查】
(一)血象 白細胞總數(shù)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加,嗜酸粒細胞消失。合并細菌性感染時,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增多。
(二)免疫熒光或免疫酶染法檢測抗原 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細胞的涂征標本,用熒光或酶標記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檢出抗原,出結果快、靈敏度高,有助于早期診斷。如應用單克隆抗體檢測抗原則能鑒定甲、乙、丙型流感。
(三)多聚酶鏈反應(PCR)測定流感病毒RNA 它可直接從患者分泌物中檢測病毒RNA,是個直接、快速、敏感的方法。目前改進應用PCR-酶梁(PCR-EIA)直接檢測流感病毒RNA,它比病毒培養(yǎng)敏感得多,且快速、直接進行測定。
(四)病毒分離 將急性期病人的含漱液接種于雞胚羊膜囊或尿囊液中,進行病毒分離。
(五)血清學檢查 應用血凝抵制試驗。補體結合試驗等測定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中的抗體,如有4倍以上增長,則為陽性。應用中和免疫酶試驗測定中和滴度,可檢測中和抗體,這些都有助于回顧性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
【鑒別診斷】
(一)呼吸道感染 起病較緩慢,癥狀較輕,無明顯中毒癥狀。血清學和免疫熒光等檢驗可明確診斷。
(二)流行性腦脊膜腦炎(流腦) 流腦早期癥狀往往類似流感,但流腦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兒童多見。早期有劇烈頭痛、腦膜刺激癥狀、瘀點、口唇皰疹等均可與流感相鑒別。腦脊液檢查可明確診斷。
(三)軍團病 本病多見于夏秋季,臨床上表現(xiàn)為重型肺炎,白細胞總數(shù)增高,并有肝、腎合并癥,但輕型病例類似流感。紅霉素、利福平和慶大霉素等抗生素對本病有效,確診有助于病原學檢查。
(四)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與原發(fā)性病毒性肺炎的X線表現(xiàn)相似,但前者的病情較輕,冷凝集試驗和MG鏈球菌凝集試驗可呈陽性。
【預防】
(一)早期發(fā)現(xiàn)和迅速診斷流感 及時報告、隔離和治療患者,凡遇以下情況,應疑有本病流行,及時上報疫情:①門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連續(xù)三天持續(xù)增加,并有直線上升趨勢;②連續(xù)出現(xiàn)臨床典型流感病例;③有發(fā)熱感冒病人2例以上的家庭連續(xù)增多。遇上述情況,應采取措施,早期就地隔離,采集急性期患者標本進行病毒分離和抗原檢測,以早期確診和早期治療,減少傳播,降低發(fā)病率,控制流行。在流行期間應減少大型集會和集體活動,接觸者應戴口罩。
(二)藥物預防 金剛脘胺與金剛乙胺預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乙型流感則無效,因此,在流行早期必須及時確定流行株的型別,對無保護的人群和養(yǎng)老院人員進行藥物預防。也可試用中草藥預防。
(三)藥苗預防 流感疫苗可分為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兩種,接種后在血清和分泌中出現(xiàn)抗血凝素抗體和抗神經氨酸酶抗體或T細胞細胞毒反應,前二者能阻止病毒入侵,后者可降低疾病的嚴重度和加速復原。減毒活疫苗經鼻噴入后使局部產生抗體,阻止病毒吸附,接種后半年至1年左右可預防同型流感的作用,發(fā)病率可降低50%~70%。滅活疫苗采用三價疫苗皮下注射法,在中、小流行中對重點人群使用。
由于流感病毒經常變異,疫苗使用中的主要問題是毒種的選擇,制造疫苗的毒株力求接近流行株,根據美國CDC實施免疫專家委員會的推薦,1994~1995年度的三價流感疫苗包括A/德克斯/36/1(H1N1)、A/山東/9/93(H3N2)和B/巴拿馬/45/90(乙型)三種毒株為宜。老年人除應用流感疫苗外,還應接種肺炎球菌菌苗,以防止下呼吸道并發(fā)癥。Mader R等曾報導3例接種流感疫苗后發(fā)生系統(tǒng)性脈管炎,雖屬少見,但大范圍接種應注意。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輔助檢查】
(一)血象 白細胞總數(shù)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加,嗜酸粒細胞消失。合并細菌性感染時,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增多。
(二)免疫熒光或免疫酶染法檢測抗原 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細胞的涂征標本,用熒光或酶標記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檢出抗原,出結果快、靈敏度高,有助于早期診斷。如應用單克隆抗體檢測抗原則能鑒定甲、乙、丙型流感。
(三)多聚酶鏈反應(PCR)測定流感病毒RNA 它可直接從患者分泌物中檢測病毒RNA,是個直接、快速、敏感的方法。目前改進應用PCR-酶梁(PCR-EIA)直接檢測流感病毒RNA,它比病毒培養(yǎng)敏感得多,且快速、直接進行測定。
(四)病毒分離 將急性期病人的含漱液接種于雞胚羊膜囊或尿囊液中,進行病毒分離。
(五)血清學檢查 應用血凝抵制試驗。補體結合試驗等測定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中的抗體,如有4倍以上增長,則為陽性。應用中和免疫酶試驗測定中和滴度,可檢測中和抗體,這些都有助于回顧性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
【鑒別診斷】
(一)呼吸道感染 起病較緩慢,癥狀較輕,無明顯中毒癥狀。血清學和免疫熒光等檢驗可明確診斷。
(二)流行性腦脊膜腦炎(流腦) 流腦早期癥狀往往類似流感,但流腦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兒童多見。早期有劇烈頭痛、腦膜刺激癥狀、瘀點、口唇皰疹等均可與流感相鑒別。腦脊液檢查可明確診斷。
(三)軍團病 本病多見于夏秋季,臨床上表現(xiàn)為重型肺炎,白細胞總數(shù)增高,并有肝、腎合并癥,但輕型病例類似流感。紅霉素、利福平和慶大霉素等抗生素對本病有效,確診有助于病原學檢查。
(四)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與原發(fā)性病毒性肺炎的X線表現(xiàn)相似,但前者的病情較輕,冷凝集試驗和MG鏈球菌凝集試驗可呈陽性。
【預防】
(一)早期發(fā)現(xiàn)和迅速診斷流感 及時報告、隔離和治療患者,凡遇以下情況,應疑有本病流行,及時上報疫情:①門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連續(xù)三天持續(xù)增加,并有直線上升趨勢;②連續(xù)出現(xiàn)臨床典型流感病例;③有發(fā)熱感冒病人2例以上的家庭連續(xù)增多。遇上述情況,應采取措施,早期就地隔離,采集急性期患者標本進行病毒分離和抗原檢測,以早期確診和早期治療,減少傳播,降低發(fā)病率,控制流行。在流行期間應減少大型集會和集體活動,接觸者應戴口罩。
(二)藥物預防 金剛脘胺與金剛乙胺預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乙型流感則無效,因此,在流行早期必須及時確定流行株的型別,對無保護的人群和養(yǎng)老院人員進行藥物預防。也可試用中草藥預防。
(三)藥苗預防 流感疫苗可分為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兩種,接種后在血清和分泌中出現(xiàn)抗血凝素抗體和抗神經氨酸酶抗體或T細胞細胞毒反應,前二者能阻止病毒入侵,后者可降低疾病的嚴重度和加速復原。減毒活疫苗經鼻噴入后使局部產生抗體,阻止病毒吸附,接種后半年至1年左右可預防同型流感的作用,發(fā)病率可降低50%~70%。滅活疫苗采用三價疫苗皮下注射法,在中、小流行中對重點人群使用。
由于流感病毒經常變異,疫苗使用中的主要問題是毒種的選擇,制造疫苗的毒株力求接近流行株,根據美國CDC實施免疫專家委員會的推薦,1994~1995年度的三價流感疫苗包括A/德克斯/36/1(H1N1)、A/山東/9/93(H3N2)和B/巴拿馬/45/90(乙型)三種毒株為宜。老年人除應用流感疫苗外,還應接種肺炎球菌菌苗,以防止下呼吸道并發(fā)癥。Mader R等曾報導3例接種流感疫苗后發(fā)生系統(tǒng)性脈管炎,雖屬少見,但大范圍接種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