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糖尿病患者是胖還是瘦好

    編者按:糖尿病的根本是代謝異常,而代謝直接影響著人的胖瘦。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糖尿病患者的體重變化是病情變化的晴雨表。就此,本期非常為廣大讀者組織了一版關(guān)于糖尿病與體重關(guān)系的文章,旨在提醒大家重視體重變化,做自己身體的主人。

    糖尿病人,該胖還是瘦

    可以說,沒有哪一種疾病能像糖尿病這樣,對體重有如此明顯的影響。有的人忽然變得能吃能喝,體重卻不增反降,自以為是減肥成功了,可一體檢就傻眼了,原來是得了糖尿病。有的瘦人查出血脂高、血壓高,擔心自己得糖尿病時,旁邊卻有人寬慰他:“沒事,得糖尿病的都是胖子,你得不了的,放心吧。”可見,在糖尿病與體重關(guān)系的問題上,存在著不少誤區(qū)。

    1型糖尿病多“喜瘦”

    我們所說的糖尿病典型癥狀“三多一少”(即吃飯多、喝水多、排尿多,體重減少),主要出現(xiàn)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

    這類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多為胰島素“絕對”不足。胰島素缺乏,人體就不輕易儲存能量,于是就會消瘦。這類糖尿病多見于青少年,起病前體重多屬正常或偏低,發(fā)病后體重繼續(xù)下降,且較為明顯。

    1型糖尿病患者終身需要胰島素替代治療。經(jīng)過合理治療后,1型糖尿病患者可逐漸“變胖”直至體重正常。

    2型糖尿病“有胖有瘦”

    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型,則胖瘦皆有。一般來說,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過胖的“歷史”,發(fā)病后體重也會有所減輕,但由于體重基數(shù)大,因此不那么明顯。一般來說,在沒有刻意節(jié)食的情況下,一個月內(nèi)體重減輕超過2公斤,就要警惕糖尿病了,最好去醫(yī)院查一下血糖。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總數(shù)的90%,其中80%伴有肥胖(體質(zhì)指數(shù)BMI大于28)或超重(BMI大于25)。2型糖尿病病情的發(fā)展及惡化與脂肪代謝密切關(guān)聯(lián),因此,2型糖尿病又被稱為“糖胖病”或“糖脂病”。肥胖患者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胰島素反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細胞多,脂肪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異常,游離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島素反抗。在歐美等國家,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胖子,但在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率沒有那么高。不少糖尿病患者的BMI都在25、26左右。所以,即使稍微超重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襲”。

    而在2型糖尿病的瘦患者身上,胰島素反抗似乎沒有那么明顯。但這類患者由于長期血糖控制差,病程長,體內(nèi)胰島細胞功能缺陷,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導致體重有所下降。有些人認為,2型糖尿病患者變瘦,就是轉(zhuǎn)成1型了,這是不對的。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自身免疫和遺傳,而2型糖尿病多是在遺傳背景下由不良生活方式引發(fā)的,所以,二者并不會互相轉(zhuǎn)化。

    外瘦內(nèi)胖,更要警惕糖尿病

    上文中提到,中國及所有亞裔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并不高,但為何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卻一路走高呢?這涉及到一個問題——腹內(nèi)脂肪。有些人看起來不胖,但其內(nèi)臟脂肪細胞的數(shù)目和脂肪容積卻很高,表現(xiàn)為“外瘦內(nèi)胖”。這類人的一個特點就腰圍較大或腰/臀比較大,因此也被稱為“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他們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反抗,假如不采取限制飲食或運動等措施減少內(nèi)臟脂肪堆積,則可能使胰島細胞受到損傷,從而促發(fā)糖尿病。

    減肥就是治療

    對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把體重減下來,胰島素反抗也會有所減輕。

    所以說,減肥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式。

    控制飲食是最要害的,胖病人應根據(jù)目標體重來確定天天的熱量攝入值?!凹偃绗F(xiàn)時體重為70公斤,而標準的目標體重為60公斤,則應按照60公斤的營養(yǎng)需求來吃飯。”郭曉蕙說。正確的糖尿病飲食原則是保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的合理搭配,以滿足身體需要。其中,碳水化合物約占55%—60%,脂肪約占25%—30%,蛋白質(zhì)約占15%—20%。一般來說,成年男性患者每日的熱量攝入為1200千卡—1600千卡,成年女性患者每日熱量攝入為1000千卡—1200千卡。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食品、方便食品、快餐等,控制鹽和糖的攝入都對減輕體重有幫助。

    除此之外,給自己制訂一個運動計劃也非常重要。郭曉蕙教授提醒,“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最好多參加慢跑、快走、游泳、騎車等有氧運動,因為這類運動能起到消耗能量,增加能量‘支出’的作用。”相比較來說,啞鈴、俯臥撐等無氧運動,就沒有這么好的效果了。

    藥物影響體重

    糖尿病病情會影響患者的體重,各類藥物由于藥理作用不同,在治療中也會對體重產(chǎn)生不同影響。

    二甲雙胍能減體重

    二甲雙胍能增加外周組織(如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改善糖代謝、降低體重,但不影響血清胰島素水平,單獨應用時不會引起低血糖。因此,對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二甲雙胍屬于首選藥物。此藥服用后,體重下降屬正常反應,因此患者不必擔心。

    胰島素、磺脲類、格列奈類、格列酮類藥物增重

    胰島素不僅能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為細胞供給能量或以糖原形式儲存能量,還能促進脂肪儲存、防止脂肪分解。因此,體重增加是胰島素治療中的一個潛在問題。使用胰島素治療后,患者的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葡萄糖不會從尿中白白丟失,加之患者食欲旺盛,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因此,在用胰島素的同時,需限制一天總的熱量攝入,并適當增加運動。

    磺脲類和格列奈類藥物同屬于胰島素促泌劑。這兩類藥物的基本作用原理是促進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其降糖作用有賴于尚存的相當數(shù)量(30%以上)有功能的胰島細胞。而格列酮類藥物屬于胰島素增敏劑,可保護胰島細胞,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這兩類藥物或增加胰島素分泌,或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結(jié)果都能使身體儲存能量的機能增強,讓體重增加。

    糖苷酶抑制劑,不影響體重

更多中藥材
  • 胡本先 陜西嵐皋縣中醫(yī)醫(yī)院劉某,男性,44歲,因肛門塊物腫痛反復發(fā)作兩個月來院就診。自訴兩個月前突發(fā)肛門左側(cè)有一鴿蛋大小包塊,腫脹疼痛,經(jīng)抗生素靜滴治療,疼痛稍減,腫塊未消,每因勞累則腫痛又起,無惡寒發(fā)熱,無里急后重及黏液膿血便,無便血,大......
  • 熊興江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心內(nèi)科痤瘡病機多屬血熱、濕熱、熱毒、血瘀,一般多將本病分為肺熱證、血熱證、胃腸實熱證、熱毒證、濕毒血瘀證等,治療上分別選用瀉白散合枇杷清肺飲、桃紅四物湯、清胃散、五味消毒飲和除濕解毒湯等。但我們發(fā)現(xiàn),臨床辨治......
  • 王業(yè)龍 安徽省岳西縣王業(yè)龍中醫(yī)診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殺蟲?!侗静菔觥罚骸肮砑?,如《本經(jīng)》所治,似專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蘇頌所述古方,更似專功于惡疰及中惡氣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氣平,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以......
  • 王金亮 侯紅霞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yī)院脾胃病者,醫(yī)者多倡導東垣之論,一部《脾胃論》集脾胃學術(shù)之大成,其論述詳于溫補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陰治療,后世醫(yī)家也多遵其說。然脾與其他臟腑一樣,也有陰陽之分??v觀古今立說,論脾陰者頗多。《靈樞·五邪》篇云......
  • 宋永剛 山東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桔梗為《本經(jīng)》下品。原文:味辛微溫。主胸脅痛如刀刺,腹?jié)M腸鳴幽幽,驚恐悸氣。桔梗為桔??浦参锝酃5母?。《本經(jīng)》云其味辛微溫,與現(xiàn)在的認識不同。就其味而言,現(xiàn)認為以苦味為主,兼有辛味。就其藥性而言,也與之相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