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盛夏時(shí)節(jié),烈日炎炎,常會使人出現(xiàn)口渴心煩、厭食、失眠等不適癥狀。這時(shí)若能選用具有消暑生津、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藥制成藥露,服用后不僅能補(bǔ)充體內(nèi)水分解除煩渴,而且還具有防治疾病的功效。這里特介紹幾種夏季常用的藥露及家庭制做方法,供讀者諸君選用。
金銀花露:金銀花20克放人茶壺內(nèi),沖入開水1000毫升,待涼后加蜂蜜15克即可服用。金銀花是一味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治熱痢的良藥,對多種致病菌和病毒有較強(qiáng)的抑滅作用,常服金銀花 露,可防止夏季暑熱癥、瀉痢、流感及小兒熱癤、毒痱等癥,其效卓著。
菊花露:白菊花10克、白糖10克,同置茶杯內(nèi),沖入沸水加蓋浸泡片刻即可飲用。白菊花具有散風(fēng)熱、清肝明目、解毒之功效,可用于防治風(fēng)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癥。其中所含的黃酮類物質(zhì)有擴(kuò)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故對高血壓病人更為適宜。
薄荷甘草露:薄荷10克、甘草3克、蜂蜜適量。將兩藥同放入鍋內(nèi),加開水約3000毫升,加蓋煮沸15分鐘,取汁加蜂蜜即可飲用。薄荷甘草露具有清肺止咳、解毒利咽的作用,可用于咽喉癢痛不適、聲嘶、咳嗽等癥。
玄參桔甘露:玄參、麥冬各10克,桔梗、甘草各5克,同放于杯中,沖入沸水浸泡2分鐘即可飲用。該藥露具有滋陰清熱、解熱通便的功用,適用于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干咳無痰、大便燥結(jié)、小便不利等癥。
白荷花露:白荷花50克,放鍋內(nèi)加水煮沸15分鐘,取汁液加冰糖即可飲服。此露氣香性涼,可解暑熱、清心脾、化痰止咳、除煩、爽精神,適用于感冒暑熱、煩熱口渴、喘咳痰血等癥。藿香露:藿香50克,用水煮沸20分鐘,取汁加蜂蜜適量飲服。此露具有芳香宣濁、消暑化濕的功效,適用于中暑發(fā)熱、頭痛胸悶、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
青蒿露:青蒿50克,用水煮沸20分鐘,取汁加蜂蜜飲服。本露氣味芬芳,能清暑退熱,明目辟穢,適用于有外感暑熱、發(fā)熱無汗、胸悶頭暈、惡心嘔吐等癥。
梅花露:白梅花50克,用水煮沸15分鐘,取汁加冰糖適量飲服。此露具有生津止渴、解暑除煩的功效,可防治中暑。
石斛露:石斛15克,加水煮沸20分鐘,取汁加蜂蜜飲服。石斛能清暑生津、滋養(yǎng)胃陰,適用于津液缺少、口渴咽燥或中暑后津耗過多、口干舌紅、低熱不退等癥。
荷葉三鮮露:鮮荷葉、鮮竹葉、鮮薄荷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10分鐘,過濾,再加入適量蜂蜜(或白糖、冰糖)攪勻,冷后代茶飲,有清熱防暑、生津止渴之良效,本方實(shí)為盛夏消暑之佳品。
菊棗蜂蜜露:菊花50克、大棗5枚、麥冬20克,加入清水2000毫升,煮沸后保溫3分鐘,過濾,另加入適量蜂蜜攪拌溶解后即可飲用。清爽香甜爽口,具有明目養(yǎng)肝、生津止渴、清心健胃和消除疲勞之功效。
銀竹解毒露:金銀花、菊花、淡竹葉各2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15分鐘,紗布過濾,加入適量蜂蜜。有清熱解毒、明目除煩、清心熱、利便之效。
山楂麥冬露:山楂、炒麥芽、麥冬各15—30克。水煎后晾涼飲用。有開胃健脾、生津止渴之效,對中老年人夏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適用。
骨皮清涼露:地骨皮、麥冬、竹葉各10克,加水適量煮30分鐘。每日—劑,分3—4次服,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涼血祛暑之功,對五心煩熱、口渴多汗者適用。
三豆露:荷葉15克,綠豆100克,黃豆、白扁豆各30克,先將荷葉切細(xì)用紗布包好,與綠豆、黃豆、白扁豆—同入鍋,加水煎煮至豆?fàn)€后,取濃汁加適量蜂蜜飲服。有清熱解毒、利濕祛暑、和中健脾之功效,對脾虛濕重、慢性腹瀉者尤為適宜。
西瓜翠衣露:削去綠皮的西瓜皮(即西瓜翠衣)60克,白糖適量。將西瓜翠衣洗凈后放鍋內(nèi)加水煮沸15分鐘,取汁加糖即可服用。西瓜翠衣露具有清暑解熱、瀉火除煩、利尿降壓等作用,對暑熱煩渴、口舌生瘡、小便短赤、高血壓病都有—定的預(yù)防作用。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盛夏時(shí)節(jié),烈日炎炎,常會使人出現(xiàn)口渴心煩、厭食、失眠等不適癥狀。這時(shí)若能選用具有消暑生津、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藥制成藥露,服用后不僅能補(bǔ)充體內(nèi)水分解除煩渴,而且還具有防治疾病的功效。這里特介紹幾種夏季常用的藥露及家庭制做方法,供讀者諸君選用。
金銀花露:金銀花20克放人茶壺內(nèi),沖入開水1000毫升,待涼后加蜂蜜15克即可服用。金銀花是一味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治熱痢的良藥,對多種致病菌和病毒有較強(qiáng)的抑滅作用,常服金銀花 露,可防止夏季暑熱癥、瀉痢、流感及小兒熱癤、毒痱等癥,其效卓著。
菊花露:白菊花10克、白糖10克,同置茶杯內(nèi),沖入沸水加蓋浸泡片刻即可飲用。白菊花具有散風(fēng)熱、清肝明目、解毒之功效,可用于防治風(fēng)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癥。其中所含的黃酮類物質(zhì)有擴(kuò)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故對高血壓病人更為適宜。
薄荷甘草露:薄荷10克、甘草3克、蜂蜜適量。將兩藥同放入鍋內(nèi),加開水約3000毫升,加蓋煮沸15分鐘,取汁加蜂蜜即可飲用。薄荷甘草露具有清肺止咳、解毒利咽的作用,可用于咽喉癢痛不適、聲嘶、咳嗽等癥。
玄參桔甘露:玄參、麥冬各10克,桔梗、甘草各5克,同放于杯中,沖入沸水浸泡2分鐘即可飲用。該藥露具有滋陰清熱、解熱通便的功用,適用于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干咳無痰、大便燥結(jié)、小便不利等癥。
白荷花露:白荷花50克,放鍋內(nèi)加水煮沸15分鐘,取汁液加冰糖即可飲服。此露氣香性涼,可解暑熱、清心脾、化痰止咳、除煩、爽精神,適用于感冒暑熱、煩熱口渴、喘咳痰血等癥。藿香露:藿香50克,用水煮沸20分鐘,取汁加蜂蜜適量飲服。此露具有芳香宣濁、消暑化濕的功效,適用于中暑發(fā)熱、頭痛胸悶、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
青蒿露:青蒿50克,用水煮沸20分鐘,取汁加蜂蜜飲服。本露氣味芬芳,能清暑退熱,明目辟穢,適用于有外感暑熱、發(fā)熱無汗、胸悶頭暈、惡心嘔吐等癥。
梅花露:白梅花50克,用水煮沸15分鐘,取汁加冰糖適量飲服。此露具有生津止渴、解暑除煩的功效,可防治中暑。
石斛露:石斛15克,加水煮沸20分鐘,取汁加蜂蜜飲服。石斛能清暑生津、滋養(yǎng)胃陰,適用于津液缺少、口渴咽燥或中暑后津耗過多、口干舌紅、低熱不退等癥。
荷葉三鮮露:鮮荷葉、鮮竹葉、鮮薄荷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10分鐘,過濾,再加入適量蜂蜜(或白糖、冰糖)攪勻,冷后代茶飲,有清熱防暑、生津止渴之良效,本方實(shí)為盛夏消暑之佳品。
菊棗蜂蜜露:菊花50克、大棗5枚、麥冬20克,加入清水2000毫升,煮沸后保溫3分鐘,過濾,另加入適量蜂蜜攪拌溶解后即可飲用。清爽香甜爽口,具有明目養(yǎng)肝、生津止渴、清心健胃和消除疲勞之功效。
銀竹解毒露:金銀花、菊花、淡竹葉各2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15分鐘,紗布過濾,加入適量蜂蜜。有清熱解毒、明目除煩、清心熱、利便之效。
山楂麥冬露:山楂、炒麥芽、麥冬各15—30克。水煎后晾涼飲用。有開胃健脾、生津止渴之效,對中老年人夏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適用。
骨皮清涼露:地骨皮、麥冬、竹葉各10克,加水適量煮30分鐘。每日—劑,分3—4次服,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涼血祛暑之功,對五心煩熱、口渴多汗者適用。
三豆露:荷葉15克,綠豆100克,黃豆、白扁豆各30克,先將荷葉切細(xì)用紗布包好,與綠豆、黃豆、白扁豆—同入鍋,加水煎煮至豆?fàn)€后,取濃汁加適量蜂蜜飲服。有清熱解毒、利濕祛暑、和中健脾之功效,對脾虛濕重、慢性腹瀉者尤為適宜。
西瓜翠衣露:削去綠皮的西瓜皮(即西瓜翠衣)60克,白糖適量。將西瓜翠衣洗凈后放鍋內(nèi)加水煮沸15分鐘,取汁加糖即可服用。西瓜翠衣露具有清暑解熱、瀉火除煩、利尿降壓等作用,對暑熱煩渴、口舌生瘡、小便短赤、高血壓病都有—定的預(yù)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