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性腎炎患兒一日進食量舉例

    急性腎炎是小兒常見疾病之一,整個腎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使尿量減少。又因腎臟及全身毛細血管受損,使血管壁通透性改變,造成全身浮腫,血壓升高,尿少等癥狀。此時病人的飲食應忌鹽,水分不必過分限制,以利排尿。待尿量增多時,可由無鹽改為少鹽,每天約1.5~2克,即鹽50克可吃25~30天。在限制用鹽時,凡用堿或鹽制成的饅頭、面條、蘇打餅干及各種醬菜、醬瓜等均應禁忌,如需食用,應自己制備無堿無鹽面食。

    關于蛋白質(zhì)攝入量,在發(fā)病初期有明顯尿少及高血壓時,要適當控制。每日每公斤體重0.5克(或不超過每公斤l克),如一個7~8歲兒童,每日約給蛋白質(zhì)11克左右,折合瘦豬排骨肉50克,或鯧魚100克。然而一日膳食中蛋白質(zhì)來源除肉類食品外,還有谷類等植物食品,上面舉例的量指的是一日總量,實際選配膳食時,動植物食品均需一并考慮,使其每日所攝入的蛋白質(zhì)在限量之內(nèi)(詳見下例)。由于小兒正在生長發(fā)育階段,這種低蛋白膳食不宜長時間食用,2~3天后即應將蛋白質(zhì)的供給量提高到每日30克左右。

    一般病情已緩解的病兒可自由選擇食物,開始時先考慮無鹽,之后漸改為少鹽普通膳食,并鼓勵病兒多吃水果和糖類食物。適量補充維生索C和復合維生素B片劑,據(jù)醫(yī)囑按量食用。

    下例是一個7歲兒童患急性腎炎時的一日進食量。初期的飲食中蛋白質(zhì)限制在每日11克,禁用食鹽。

    早飯:糖粥一碗。

    點心(9:00):蘋果1只

    午飯:白粥一碗、蛋黃一只、黃芽菜(100克)、油10克(炒菜用)

    點心(14:00):煮梨1只(100克)、糖20克

    晚飯:白粥一碗、青菜60克、土豆30克、油10克

    點心(19:00):蘋果一只(100克)

    如按上述食物量進食,則一日所獲蛋白質(zhì)為11克,熱能為917千卡。不過食用此類飲食時,多半在住院期中,病情好轉(zhuǎn)出院時,一般可用低鹽原來飲食,限制食鹽每日1.5克即可。蛋白質(zhì)的供給量無需限制過嚴,但要遵照醫(yī)囑定時去門診,以觀察出院后病情恢復情況。

更多中藥材
  • 鐵莧菜,是鄉(xiāng)下田間地頭常出現(xiàn)的一種植物,很多農(nóng)村人常把它當做下飯的菜吃,但是普通人卻不知道鐵莧菜也是一種很好的藥物,鐵莧菜:別名人莧、血見愁、海蚌含珠、撮斗裝珍珠等,屬大戟科鐵莧菜屬植物鐵莧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
  •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黃麻素,人們對它褒貶不一 ,很多人對它產(chǎn)生抗拒和厭惡,其實只是因為我們對它認識不夠全面,麻黃素是麻黃(Ephedra)中所含的生物堿,在古代中國醫(yī)學的《傷寒論》中巳作為生草藥用于治療,1887年由長井長義進行了結晶分離,本......
  • 我們常說的中藥其中有些是由很多不一樣的藥材組合在一起形成的,藥材雖不同,但組合在一起卻對治療疾病有著更好的療效,麻黃桂枝湯就是由不同成份組成的一種中藥,它對人的身體具有神奇的保健功效,被廣大的朋友們所信賴和推崇,麻黃桂枝湯在醫(yī)學上也同樣發(fā)揮......
  • 大家一看名字,麻黃根和麻黃根本就是一種東西嘛,名字相像的物種有許多,然而他們有時并不是同一種植物,就像麻黃根和麻黃兩者的功效截然不同;我們來看一下麻黃根和麻黃的區(qū)別,麻黃,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能利水消腫;麻黃根,治陽虛自汗和陰虛盜汗;兩者完......
  • 現(xiàn)在的女性朋友大多數(shù)都在遭受著痛經(jīng)的困擾,有時候來月經(jīng)之后,就會喝紅糖水來緩解痛經(jīng)的情況,紅糖水還具有補血的作用;現(xiàn)在喝紅糖水的方式是越來越多,比如使用生姜加紅糖水具有暖胃驅(qū)寒的作用,生姜蔥白紅糖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喝過,那么生姜蔥白紅糖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