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夏季家庭應(yīng)備的藥物

    夏季天氣炎熱潮濕,最易中暑、頭痛感冒及吐瀉等。況且天熱人們都喜歡吃冷飲、瓜果,食物又易腐敗變質(zhì),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為安全度夏,家庭不妨備些防暑中藥,以便及時對癥使用。

    藿香 有理氣和胃、解暑化濕等功效,對夏日感冒頭痛、惡心嘔吐、胸脘煩悶、腹痛腹瀉等有良好治療作用。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如有鮮藿香更好,用量可加到30克。

    佩蘭 有解暑、化濕、醒脾、和胃等作用。常用于治療夏日頭暈昏悶、胸脘悶脹、食少、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每次15克,分2~3次煎服,如用鮮佩蘭效果更好,用量可增至30克。

    香薷 有發(fā)汗解表、祛暑化濕之效,多用于治療夏日“外傷于寒、內(nèi)傷于濕”,表現(xiàn)為發(fā)熱無汗、頭重身痛、腹痛腹瀉,是治療“陰暑”的解表藥。每次3~10克。體弱多汗及“陽暑”忌用。

    荷葉 味苦性平,其氣清芳,有解毒解熱、解暑醒脾等功效。特別是新鮮荷葉(蒸飯、做粥等)善清夏日之暑邪以化穢濁,用于治療中暑、頭悶、痱毒等癥效果最佳。每次15克(鮮荷葉用一大張),分2~3次煎服。

    綠豆 性甘寒淡,有消止渴、清熱解毒、滲濕利尿之效,夏日常喝綠豆湯或綠豆粥,對預(yù)防中暑有良效。

    竹葉 有清熱除煩、清心利尿的作用,治療夏日受熱心煩、小便深黃、量小不暢、口舌生瘡效果頗佳。每次10克,分兩次煎服。

    西瓜翠衣 即西瓜的青色外皮,有清熱、止渴、利尿的作用,其利尿之效較西瓜為勝,主要用于治療夏日中暑心煩、燥熱、口渴、小便短少、口舌生瘡等。每次30克,煎服3~4次代茶飲。適量進食西瓜有同樣功效。

    絲瓜皮 有清暑熱、止煩渴的功效,每次用鮮絲瓜皮20克,分兩次煎服,治療中暑、心煩、口渴等。

    藿香正氣水(丸、膠囊) 這幾種劑型的作及藥理基本相同。主要有祛暑解毒、化濕和中之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還有抗菌、抑制病毒及防腐作用。臨床凡有外感風(fēng)寒、內(nèi)傷濕滯表現(xiàn)為感冒、嘔吐或泄瀉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 有祛暑散寒、健胃之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有健胃、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的作用,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腸不適等。長途旅行、高溫環(huán)境下工作者,可用此藥預(yù)防中暑。

    人丹 具有清熱解暑、避穢止嘔之功效,是夏日常用的防暑成藥,具有抑菌、緩解腸痙攣、促進腸蠕動等作用,主要用于因高溫引起的中暑頭痛、急性胃腸炎、夏季感冒與水土不服等。

    此外,夏桑菊顆粒、下火王顆粒、抗病毒顆粒以及用菊花、金銀花、等開水沖泡代茶飲,對防治夏日感冒、中暑均有良好作用。(原載中國中醫(yī)藥報 博 恩)

更多中藥材
  • 所謂病從口入,戊肝病毒會通過被污染的飲用水、肉類、海鮮、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間接的經(jīng)消化道傳播。大多數(shù)人呢,被感染后會出現(xiàn)惡心、疲勞、胃口不好、黃疸等癥狀。不干呢是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其次它還會通過接觸母嬰血液等進行傳播。而戊肝目......
  • 近期多地疫情高發(fā),很多人呢都在家居家隔離兩周,甚至更長時間,這個有些人就開始睡眠逐漸不規(guī)律了,白天睡,晚上呢熬夜,要么追劇,要么打游戲,有些朋友問我呢,這算不算熬夜啊,這個睡眠時間也夠啊,我也沒有整天都不睡,我要告訴大家,這也是熬夜的一種。......
  • 今天我就分別給大家講一講,每個人他的病因不同,體質(zhì)不同。第一種是濕熱性出汗,這個患者體內(nèi)濕氣比較重,加上蘊久生熱,這個熱邪蒸騰這個濕氣到達面部產(chǎn)生了出汗,那這樣的病人可能沒有明顯的誘因,因為濕氣比較重,可能總感覺頭面部或者這個頭發(fā)上濕濕乎乎......
  • 有些病人他會反反復(fù)復(fù)遷延不愈,持續(xù)很長時間,甚至好幾年。所以今天跟大家說一說這個病,西醫(yī)通常會把它認(rèn)為是維生素缺乏,但是很多患者我也問到了,就是補充了很多維生素,多種維生素B,族維C啊,都吃了很長時間,但是仍不見好轉(zhuǎn),病人才來尋求中醫(yī)治療。......
  • 女性進入更年期呢,由于基礎(chǔ)水平的下降,從中醫(yī)角度講由于腎氣,腎陰腎陽的水平的降低,會出現(xiàn)一系列癥狀。首先就是心煩易怒,這些患者會表現(xiàn)出來非常心煩,容易生氣,一點小事兒啊就容易發(fā)火,看自己的老公,看自己孩子,越看越不順眼,總想挑毛病。另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