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據(jù)《北京科技報》報道,安眠藥原本是用來鎮(zhèn)靜、催眠,緩解人的焦慮情緒,但是在近日的一些報道中,出現(xiàn)了很多人在服用安眠藥后性情大變的奇怪現(xiàn)象。原本文質彬彬的人突然開始罵人、平時不太貪嘴的人突然開始暴飲暴食,甚至有的人在睡前服用安眠藥后,不但不會昏昏欲睡,反而興奮地狂打電話,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是安眠藥改變了他們的性格,還是其中有別的蹊蹺呢?
一些人服用安眠藥后出現(xiàn)種種怪異行為,異常興奮、狂打電話、翻墻……
門診時就碰到過一些因為服用安眠藥導致奇特副作用的病例。有一個病人經常失眠,后來不得不借助于安眠藥來入睡,她也不知道自己吃藥后出現(xiàn)過一些什么異常行為,直到有一天她的小孩問她:“為什么媽媽睡覺前會一直沿著墻壁走路,還爬墻?”病人覺得奇怪就到醫(yī)院咨詢。
還有一些人吃了安眠藥后也會發(fā)生類似非預期的奇特狀況,最常見的怪行為就是狂打電話,睡前服用安眠藥后,就開始打午夜電話給朋友聊天,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而且講的內容都是平常不會講的東西。醫(yī)生認為這些奇特的行為都是服用安眠藥帶來的副作用。
北京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副主任醫(yī)師李冰博士在聽完這些病例后也十分肯定地說:“這顯然是過量服用安眠藥中毒了,不過以上報道中的描述還是過于夸張了?!?/p>
李冰博士認為,如果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正常劑量的安眠藥,這樣的情況還是不常見的。而且安眠藥一般情況下是起到抑制作用,使人昏昏欲睡,但是也有人會躁動不安,至于說最常見的行為是狂打電話就沒有什么科學依據(jù)了。人吃多了安眠藥,會有一個興奮期,然后再進入嗜睡期,興奮的時候多打幾個電話,是有可能發(fā)生的,但這不是必然出現(xiàn)的行為。如果服用正常劑量的安眠藥,一般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怪異行為,除非是有大病在身,身體的耐受力比較差才有可能。
長期服用安眠藥和吸毒的后果是一樣的,最后都會成癮,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
安眠藥的種類很多,以前巴比妥類比較常用,但是因為成癮性很強,基本上已經被淘汰了,現(xiàn)在用得比較多的是安定類的安眠藥,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耐藥性的問題。服用安眠藥超過正常治療劑量,或服藥劑量在正常范圍內但持續(xù)時間較長都可形成藥物依賴,也就是成癮。
李冰博士就碰到過類似的病人,他們開始也是正常地一天服用兩片安眠藥,但是持續(xù)地一年、兩年下來,已經離不開安眠藥了,而且劑量越來越大,3片、4片、8片,有的病人到醫(yī)院來咨詢的時候,甚至一天需要服用80到100片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這就很可怕了,如果是那些身體耐受性較差的人,這么大劑量的藥物已經足以致命。
“其實服用安眠藥和吸毒的后果是一樣的。”李冰博士不無擔憂地說,“因為安眠藥、酒精和毒品在大腦中走的是同一條路徑,只不過是孰輕孰重的區(qū)別。”
人們服用安眠藥、酗酒、吸毒都會成癮,與大腦中的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有關。多巴胺是一種傳遞興奮的化學物質,有時一個擁抱、一個接吻、一句贊揚的話都會讓人產生興奮的情緒,就是因為體內的多巴胺升高。酒精、安眠藥和毒品也是不斷地刺激體內多巴胺的升高,讓人長期持續(xù)不斷地產生一種欣快效應。
長期下來,身體就如同被一個貪得無厭的惡魔綁架,走進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它不斷地強烈要求繼續(xù)用藥,讓自己興奮起來,可持續(xù)一段時間之后,原本的劑量已經無法滿足它,它需要更大劑量的刺激,如此周而復始。這就是為什么吸毒的人會從用嘴吸發(fā)展到靜脈注射,吃安眠藥開始只要一兩片就能見效,到后來幾十片也不管用,照樣失眠。這就已經成癮了。
一旦服用安眠藥成癮,不僅會損害身體健康,還會造成性格上的改變。
很多人都知道長期服用安眠藥有很大的副作用,最普通的就是白天感到困倦、精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減退、眩暈等。而且像安定這類安眠藥主要靠人體肝臟轉化,并經由腎臟排除,因此過量服用還會增加肝腎功能的負擔。
有些長期大量服藥的人,如果突然減少劑量或者停止服用,還會伴有惡心或嘔吐,手、舌和眼瞼的粗大震顫,導致行為紊亂,出現(xiàn)幻覺,甚至癲癇發(fā)作。因此有一種說法,長期服用安眠藥等于慢性自殺。
李冰博士也接觸過這種因為減量或者停用安眠藥出現(xiàn)行為異常的病人,有一個病人就是因為突然減藥,結果出現(xiàn)幻覺,總是看見小動物在前面跑,然后她就瘋狂地想去打這些小動物。李冰博士說,如果出現(xiàn)幻覺,可以看到任何東西,導致各種各樣奇怪的舉動。
不過她認為最為可怕的還是長期服用安眠藥成癮后對一個人性格的改變,一個非常溫和、寬容的人也會變得自私,不通情理。李冰博士說,這是因為這些人的大腦功能出現(xiàn)了變化,大腦對世界的認知發(fā)生改變。他們的精神處于高度緊張、恐懼、焦慮、煩躁、空虛狀態(tài),思維混亂,疑心重,易于發(fā)怒,敵對性和攻擊性增強。這和喝酒、吸毒時間長了帶來的后果是一樣的。
對藥物和毒品的依賴,使這些人喪失了興趣、責任感、羞恥感等,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物質依賴治療中心的心理治療專家科瑞·奈金就提出了成癮性人格的說法,成癮性人格并不是指導致酒精、藥物依賴者成癮的人格,而是指人一旦成癮后,酒藥是如何在廣泛的層面上改變一個人的人格的。
依賴安眠藥純粹是“心病”,需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戒藥。
作為一個長期從事精神疾病治療的醫(yī)生,李冰博士非常反對普通民眾依賴安眠藥來解決睡眠問題,說到底安眠藥還是缺點大于優(yōu)點。李冰博士說,失眠是很多原因引起的,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真正需要單純以安眠藥治療的病人并不多,更多的失眠人對安眠藥的依賴純粹是心理方面的。所以心理和行為上的治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安眠藥也只是一種治療手段而已。
在一些精神疾病的??漆t(yī)院,有專門治療失眠的“假”藥,看上去和普通安眠藥沒有區(qū)別,其實只是由淀粉制成的。這是專門為那些患有“失眠恐懼癥”的患者準備的,是精神醫(yī)學的一種治療方式。
李冰博士也提醒那些服用安眠藥成癮的病人,不要自己隨意減藥和停藥,這都是很危險的,而是應該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接受專業(yè)的戒藥治療和心理康復,尤其是心理康復,這對病人來說是最重要的,所需要的周期也更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據(jù)《北京科技報》報道,安眠藥原本是用來鎮(zhèn)靜、催眠,緩解人的焦慮情緒,但是在近日的一些報道中,出現(xiàn)了很多人在服用安眠藥后性情大變的奇怪現(xiàn)象。原本文質彬彬的人突然開始罵人、平時不太貪嘴的人突然開始暴飲暴食,甚至有的人在睡前服用安眠藥后,不但不會昏昏欲睡,反而興奮地狂打電話,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是安眠藥改變了他們的性格,還是其中有別的蹊蹺呢?
一些人服用安眠藥后出現(xiàn)種種怪異行為,異常興奮、狂打電話、翻墻……
門診時就碰到過一些因為服用安眠藥導致奇特副作用的病例。有一個病人經常失眠,后來不得不借助于安眠藥來入睡,她也不知道自己吃藥后出現(xiàn)過一些什么異常行為,直到有一天她的小孩問她:“為什么媽媽睡覺前會一直沿著墻壁走路,還爬墻?”病人覺得奇怪就到醫(yī)院咨詢。
還有一些人吃了安眠藥后也會發(fā)生類似非預期的奇特狀況,最常見的怪行為就是狂打電話,睡前服用安眠藥后,就開始打午夜電話給朋友聊天,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而且講的內容都是平常不會講的東西。醫(yī)生認為這些奇特的行為都是服用安眠藥帶來的副作用。
北京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副主任醫(yī)師李冰博士在聽完這些病例后也十分肯定地說:“這顯然是過量服用安眠藥中毒了,不過以上報道中的描述還是過于夸張了?!?/p>
李冰博士認為,如果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正常劑量的安眠藥,這樣的情況還是不常見的。而且安眠藥一般情況下是起到抑制作用,使人昏昏欲睡,但是也有人會躁動不安,至于說最常見的行為是狂打電話就沒有什么科學依據(jù)了。人吃多了安眠藥,會有一個興奮期,然后再進入嗜睡期,興奮的時候多打幾個電話,是有可能發(fā)生的,但這不是必然出現(xiàn)的行為。如果服用正常劑量的安眠藥,一般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怪異行為,除非是有大病在身,身體的耐受力比較差才有可能。
長期服用安眠藥和吸毒的后果是一樣的,最后都會成癮,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
安眠藥的種類很多,以前巴比妥類比較常用,但是因為成癮性很強,基本上已經被淘汰了,現(xiàn)在用得比較多的是安定類的安眠藥,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耐藥性的問題。服用安眠藥超過正常治療劑量,或服藥劑量在正常范圍內但持續(xù)時間較長都可形成藥物依賴,也就是成癮。
李冰博士就碰到過類似的病人,他們開始也是正常地一天服用兩片安眠藥,但是持續(xù)地一年、兩年下來,已經離不開安眠藥了,而且劑量越來越大,3片、4片、8片,有的病人到醫(yī)院來咨詢的時候,甚至一天需要服用80到100片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這就很可怕了,如果是那些身體耐受性較差的人,這么大劑量的藥物已經足以致命。
“其實服用安眠藥和吸毒的后果是一樣的。”李冰博士不無擔憂地說,“因為安眠藥、酒精和毒品在大腦中走的是同一條路徑,只不過是孰輕孰重的區(qū)別。”
人們服用安眠藥、酗酒、吸毒都會成癮,與大腦中的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有關。多巴胺是一種傳遞興奮的化學物質,有時一個擁抱、一個接吻、一句贊揚的話都會讓人產生興奮的情緒,就是因為體內的多巴胺升高。酒精、安眠藥和毒品也是不斷地刺激體內多巴胺的升高,讓人長期持續(xù)不斷地產生一種欣快效應。
長期下來,身體就如同被一個貪得無厭的惡魔綁架,走進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它不斷地強烈要求繼續(xù)用藥,讓自己興奮起來,可持續(xù)一段時間之后,原本的劑量已經無法滿足它,它需要更大劑量的刺激,如此周而復始。這就是為什么吸毒的人會從用嘴吸發(fā)展到靜脈注射,吃安眠藥開始只要一兩片就能見效,到后來幾十片也不管用,照樣失眠。這就已經成癮了。
一旦服用安眠藥成癮,不僅會損害身體健康,還會造成性格上的改變。
很多人都知道長期服用安眠藥有很大的副作用,最普通的就是白天感到困倦、精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減退、眩暈等。而且像安定這類安眠藥主要靠人體肝臟轉化,并經由腎臟排除,因此過量服用還會增加肝腎功能的負擔。
有些長期大量服藥的人,如果突然減少劑量或者停止服用,還會伴有惡心或嘔吐,手、舌和眼瞼的粗大震顫,導致行為紊亂,出現(xiàn)幻覺,甚至癲癇發(fā)作。因此有一種說法,長期服用安眠藥等于慢性自殺。
李冰博士也接觸過這種因為減量或者停用安眠藥出現(xiàn)行為異常的病人,有一個病人就是因為突然減藥,結果出現(xiàn)幻覺,總是看見小動物在前面跑,然后她就瘋狂地想去打這些小動物。李冰博士說,如果出現(xiàn)幻覺,可以看到任何東西,導致各種各樣奇怪的舉動。
不過她認為最為可怕的還是長期服用安眠藥成癮后對一個人性格的改變,一個非常溫和、寬容的人也會變得自私,不通情理。李冰博士說,這是因為這些人的大腦功能出現(xiàn)了變化,大腦對世界的認知發(fā)生改變。他們的精神處于高度緊張、恐懼、焦慮、煩躁、空虛狀態(tài),思維混亂,疑心重,易于發(fā)怒,敵對性和攻擊性增強。這和喝酒、吸毒時間長了帶來的后果是一樣的。
對藥物和毒品的依賴,使這些人喪失了興趣、責任感、羞恥感等,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物質依賴治療中心的心理治療專家科瑞·奈金就提出了成癮性人格的說法,成癮性人格并不是指導致酒精、藥物依賴者成癮的人格,而是指人一旦成癮后,酒藥是如何在廣泛的層面上改變一個人的人格的。
依賴安眠藥純粹是“心病”,需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戒藥。
作為一個長期從事精神疾病治療的醫(yī)生,李冰博士非常反對普通民眾依賴安眠藥來解決睡眠問題,說到底安眠藥還是缺點大于優(yōu)點。李冰博士說,失眠是很多原因引起的,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真正需要單純以安眠藥治療的病人并不多,更多的失眠人對安眠藥的依賴純粹是心理方面的。所以心理和行為上的治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安眠藥也只是一種治療手段而已。
在一些精神疾病的??漆t(yī)院,有專門治療失眠的“假”藥,看上去和普通安眠藥沒有區(qū)別,其實只是由淀粉制成的。這是專門為那些患有“失眠恐懼癥”的患者準備的,是精神醫(yī)學的一種治療方式。
李冰博士也提醒那些服用安眠藥成癮的病人,不要自己隨意減藥和停藥,這都是很危險的,而是應該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接受專業(yè)的戒藥治療和心理康復,尤其是心理康復,這對病人來說是最重要的,所需要的周期也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