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貼膏藥要找準(zhǔn)痛點并剃凈汗毛

    膏藥是傳統(tǒng)中藥的四大劑型之一,療效確切、使用方便、價格便宜,深受老百姓喜愛。尤其是隆冬季節(jié),不少老人會發(fā)作風(fēng)濕痛、腰腿痛的“老毛病”,往往求助于傳統(tǒng)膏藥來解除疼痛。但在膏藥的使用上,需要注意不少細(xì)節(jié)。

    很多人貼上膏藥后,不知道該何時揭去,甚至貼上兩三天。實際上,在貼膏藥8—12個小時后,最好將它撕掉。因為在這段時間里,皮膚已經(jīng)將膏藥的有效成分吸收完了,如果延時不撕掉,將會加重皮膚的負(fù)擔(dān),妨礙毛孔的通透,阻滯汗液排出,甚至?xí)霈F(xiàn)局部皮炎等。

    貼膏藥前一定要選準(zhǔn)位置。很多人貼膏藥時,喜歡“估摸”著貼,這可能會導(dǎo)致貼敷位置不準(zhǔn),影響療效。其實,粘貼前先摸準(zhǔn)疼痛點,使止痛膏的中心能貼于最痛處。粘貼時先將膏藥與橡膠襯墊分開一部分,將這部分粘貼于最痛處附近,順著痛點方向邊粘邊將襯墊撕去,這樣可以準(zhǔn)確地將膏藥中央置于痛點,并且可使膏藥粘貼平整無褶。

    此外,如果使用方法不當(dāng),還會導(dǎo)致膏藥粘貼不牢。冬季氣溫低,膏藥的黏度降低,附著性較差,不容易貼上去。這時,應(yīng)該用微火烘烤膏藥后粘貼,或者粘貼好了以后,再用熱水袋敷一下。應(yīng)當(dāng)注意的是,加熱溫度不能過高,原因是膏藥大多含有麝香、冰片、樟腦等香竄之品,高溫下容易揮發(fā)失效。粘貼不牢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貼敷部位不清潔或者毛發(fā)過多,因此在貼膏藥之前,應(yīng)先用熱毛巾或生姜片將患處或穴位處的皮膚擦凈拭干,然后再貼。汗毛較多的話,還要剃凈汗毛,這能避免撕揭時帶起汗毛引起的疼痛。

    值得一提的是,膏藥止痛效果好,很多人扭傷腫痛時喜歡馬上貼膏藥止痛,實際上,這會導(dǎo)致腫脹更為嚴(yán)重。因為止痛膏藥大多含有活血物質(zhì),其活血作用會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滲出大量的液體,反而會加重局部腫脹疼痛。所以,正確的做法應(yīng)該是在受傷24小時后再貼膏藥。

更多中藥材
  • 其實番瀉葉是什么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因為它在生活中并不是屬于很常見的那一類,但是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番瀉葉看名字給人的感覺像是一種瀉藥的名字,其實是沒錯的,它就是有瀉藥的功能,番瀉葉是一種中藥材,它有瀉藥的功能,也有一定的減肥效果,那么番瀉葉......
  • 現(xiàn)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外面的零食小攤上面吃很多的一些不是特別健康的食物,雖然知道它們或許對身體沒有什么益處,但是卻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那么,長期持續(xù),就會出現(xiàn)一些慢性腹瀉或者是便秘的癥狀,所以大家也許對番瀉葉并不會陌生;那么,番瀉葉的功效與禁忌是......
  • 牽牛子就是牽?;ǎ搅讼奶祀S處可見。牽牛子一般有紫色的,粉紅色的,白色的,顏色極為艷麗,特別好看;牽牛子像一個小喇叭,樣子也很特別;其實牽牛子不僅僅能夠作為花卉來觀賞,也可以用作中藥來治病呢,主要用來除去肚子里的寄生蟲,因為牽牛子的味道有花......
  • 牽牛子又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牽牛子為旋花科植物圓葉牽牛的種子,牽牛子有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的功效,牽牛子主治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孕婦及氣虛脾虛者忌服牽牛子。藥物名稱:牽牛子別名:黑丑、白丑、二丑......
  • 手脫皮是怎么回事呢,對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對人體有這樣現(xiàn)象的時候,如果是輕微的,保持肌膚干燥就可以進(jìn)行改善,那要是嚴(yán)重的話,也是需要及時進(jìn)行治療,使得疾病得到改善,讓手脫皮變得不在那么嚴(yán)重,而且不會引發(fā)出其他皮膚疾病,使得身體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