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閑話中醫(yī):靜坐

    蘇東坡曾做詩論靜坐的好處:

    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這是小學(xué)生的算術(shù),但東坡算得幽默有趣,因為他忽然發(fā)現(xiàn)人生通過靜坐,可以重新計算,足足拉長一倍。東坡好作佛老語,常能夠說出這類簡單而智慧的話來。

    文人們是否喜歡靜坐,這是一個問題。我想,做文人的其實最不容易清靜,所以他們才更加希望清靜。不用說對外界事物,即對自身也有許多懷疑,不知身在何處,身為何人,往往為這些弄得愁眉苦臉、輾轉(zhuǎn)反側(cè)、心神不定,這是文人們的弱點。因此,文人才想到采用靜坐一法,強迫自己去入定,以反觀自身,求其本性,究其生理,從而安頓那不安的靈魂。

    古代方士曾傳有四季坐功圖式,詳記坐的姿式和方法。但文人們的靜坐,并非完全同于方士的坐功,而是文人們的生活態(tài)度和精神上的自省形式,是他們?yōu)樽约捍_定的一種人生形態(tài),所以并不拘泥于怎樣坐,只要有坐的意識和意味就行。

    靜坐是由個人完成的境界,它排除了兩重干擾:一是身之外塵俗的干擾,這一點很清楚,即靜坐者無疑是獨坐,如王摩詰詩云:“獨坐幽篁里”;二是身之內(nèi)語言的干擾,靜坐者不僅不講話,而且還要中止內(nèi)在的思維語言,從“我”的語言局限和困擾中解脫出來,物我兩忘,如陶淵明詩云:“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辈谎约纯刹晦q,不辯即能不疑不問,而達(dá)到空明。

    但我不大傾向于把文人的靜坐效果與佛的坐禪相比擬,因為禪說“本來無一物”,所以根本就沒有物相上的語言之辯,而文人們的靜坐,追求的是在物象中超出語言狀態(tài)之外,找到自己的位置,前提恰恰是有物象和語言之辯的存在。馬虎一些說吧,文人的靜坐或者只是追崇一種禪風(fēng),培養(yǎng)個人的一點性靈,暫時擺脫世俗社會和世俗人生的圍困,顯示出文人生命的機智和優(yōu)越。

    文人其實是些自命不凡實際上卻不大中用的人,他們要擺脫語言之累,恰恰是對文人價值的否定。文人們生來就烏鴉嘴,一生的精力和全部的行為都在語言功夫上面,他們能找到什么好辦法改變這種命定呢?所以,萬般無奈之下,只好閉了鳥嘴,不言不語地靜坐一會,假裝對什么都沒看見。不發(fā)表看法,這就是最好的法門了。

    惟其他們是文人,條件和環(huán)境對他們還說得過去。首先他們的確如蘇東坡說的那樣總閑在一邊無事可做;第二,他們能夠坐得下來,坐得下來是因為周圍風(fēng)景幽雅,竹樹參差、泉石泠然、清風(fēng)明月,無不備矣,陶淵明之有南山,王維之有輞川,即如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文人們就是坐上幾十年,也是不會吃虧的。

    說到這里,想起1990年夏天,一位朋友勸另一位朋友學(xué)學(xué)古賢,無事不妨在家靜坐。那位朋友道,坐是該坐的,無奈天熱難熬,屋外駁雜轟然之聲不舍晝夜,坐在那兒干愣,昏頭昏腦像只呆鳥,挨不上十分鐘,便大汗如江,眩暈欲仆,形如瘟雞,哪里一日是兩日,簡直一日是一年,你說有什么滋味?附筆于此,聊供一笑。

更多中藥材
  • 百病生于氣,這四種氣機失調(diào),中醫(yī)幫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話叫人活一口氣,這最近呢,我對這個中醫(yī)的氣啊,也有不少體會啊,從自身也好,從患者的角度來講,中醫(yī)的氣,其實首先跟大家說的,要講究一個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簡單說就得有出氣,有進(jìn)氣......
  • 第一點就是運動,缺少運動的人會脾虛,這一類病人呢,我跟大家說的是什么特點呢?比方說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規(guī)律,但是我就是不運動,為什么會脾虛呢?這個就是中醫(yī)講的氣血是需要運行的,也就是氣不是死氣血要活血,你這個運動呢,會改善這個氣血,如果你不運......
  •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這個慢性萎縮性胃炎,這個我在臨床上是經(jīng)常見到的啊,這個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機啊,用中醫(yī)來說呢,可能會更好一些,目前西醫(yī)在這方面萎縮性胃炎的治療啊,有一些黏膜保護(hù)劑,還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對治療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
  • 首先說一下這個寒熱錯雜癥啊,這是中醫(yī)一個癥型名詞,這個大家比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癥,又有熱癥,有哪幾種情形呢?其實在臨床我們常見的類型,一種就是濕熱證,這個濕熱證呢,我們說中醫(yī)體內(nèi)有濕熱之邪,患者就問,我濕熱為什么我還怕冷,這個就是取......
  • 脾虛呢,大家在臨床都比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時候,大夫都會說脾虛,脾虛包括氣血不足,包括脾氣虛,包括胃陰虛,包括脾氣虛是不是夾有濕盛,這個呢,在臨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脾虛就補脾,就補氣血,平常日吃點黃芪,是不是氣血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