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足療的幾種配方

    保健足浴配方

    當歸15克、黃芪20克、紅花10克、蘇木10克、澤蘭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細辛6克、黃芩15克、伸筋草15克、酸棗仁15克,煎湯涼置45攝適度浴足。

    高血壓病配方

    方一:羅布麻葉15克、杜仲6克、牡蠣15克、夜交藤10克、吳茱萸10克

    功效:平肝潛陽,安神鎮(zhèn)靜。

    主治:高血壓病引起的頭痛、眩暈。

    方二:吳茱萸15克、黃柏15克、知母15克、生地黃15克、牛藤15克、生牡蠣50克。加水煎煮,去渣取液,待溫后浸洗雙足10分鐘,每日1次,7~14日為一療程。

    功效:清熱燥濕,疏肝除煩

    主治: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出現(xiàn)眩暈、顏面紅赤、口苦口干者。

    方三:磁石18克、石決明18克、桑枝6克、枳殼6克、當歸6克、黨參6克、黃芪6克、烏藥6克、蔓荊子6克、白蒺藜6克、白芍6克、炒杜仲6克、牛膝6克、獨活6克。前兩味藥先加水煎湯,再加其余12味共煎,去渣取液,洗浴雙足,每日1次,每次約1小時,10日為一療程。為保持水溫,在洗浴過程中可適當添加熱水。

    功效:鎮(zhèn)肝熄風,柔肝補腎,益氣養(yǎng)血。

    主治:高血壓病引起的頭痛、眩暈、麻木等。

    方四:鉤藤20克、冰片少許。將鉤藤切碎,加少許冰片,入布包,放入盆內(nèi)加溫水浸泡備用。每日晨起和晚睡前各洗浴雙足1次,每次30~45分鐘,10日為一療程。

    功效:疏風清肝,熄風止痙。

    方五:桑樹皮15克、桑葉15克、茺蔚子15克。加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左右,去渣取液,涼至不燙足時洗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洗畢睡覺。為保持水溫,在洗浴過程中可適當添加熱水。

    功效:疏風清肝,化瘀止痛。

    主治:高血壓病等原因引起的頭痛。

    頭痛配方

    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細辛10克、蔥白5根。

    主治:頭痛發(fā)涼,怕風。

    咳嗽配方

    黃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礬30克。

    主治:冬季久咳不愈。

更多中藥材
  • 第一種藥材:(綿茵陳)它具有清濕退熱作用,用于三焦的濕熱。第二種藥材:(蒼竹)這味藥材也是祛濕的良藥,它還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運化濕氣的,脾的功能強建了,濕氣運化的多了,就不會有大量的濕氣淤積在身體,適用于濕氣比較重引發(fā)的舌苔白膩,腹痛......
  • 第一:脾氣虛癥,通常表現(xiàn)為容易腹脹,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氣懶言,面色萎黃,或者是蒼白無華,舌質(zhì)淡,胎白,中醫(yī)治療上一般以健脾補氣為主。第二:脾陽虛通常表現(xiàn)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涼的食物,喜歡溫熱,四肢不溫,小便清長,大便稀溏,中醫(yī)......
  • 陳皮作為一種用途很廣的中藥材,它主要有理氣調(diào)中,燥濕化痰的作用,并且它歸脾肺經(jīng),在治療脾胃氣滯、食滯,咳嗽化痰上有獨特的作用,如果您是因為脾虛引起的腹脹,痰多濕重,那就可以用它,但是呢,如果你是脾胃虛比較明顯,這個時候就需要配黨參,白術(shù)這些......
  • 這位朋友其實啊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裂紋舌淡有脾虛的一個現(xiàn)象,裂紋舌大家都知道,最常見的一個原因啊,就是脾虛濕盛所導(dǎo)致。脾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運化體內(nèi)的水谷精微,如果脾虛水谷精微和氣血就不能濡養(yǎng)我們的舌體,同時體虛會導(dǎo)致體內(nèi)形成濕氣,這個濕氣又上犯......
  • 在中藥當中呢,有一個很著名的方子叫左歸丸啊,使用很普遍,被稱為加強版的六味地黃丸,它呢出自于明代的景岳全書,由熟地,山萸肉,鹿角膠,龜板膠,菟絲子等這些藥物組成,主要的功效是滋陰補腎,填精益髓啊,用于治療真陰腎水不足而出現(xiàn)的體虛發(fā)熱,自汗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