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膽囊炎、膽石癥秘方內(nèi)科單方

    膽囊炎、膽石癥,是兩個獨立的疾病,但兩者常互為因果,合并存在,臨床表現(xiàn)都以有上腹疼痛為特點,預防及治療又有許多相同之處,故一并論述。膽囊炎分急性性、慢性兩種,急性膽囊炎治不及時可能轉(zhuǎn)變成慢性,而慢性膽囊炎又常以急性發(fā)作的形式出現(xiàn)。無論是急性或慢性膽囊炎,皆可合并膽石癥,而膽石癥又可導致膽道梗阻,在膽汁滯留基礎上發(fā)生膽囊感染。本病屬中醫(yī)學“結(jié)胸”、“脅痛”、“黃疸”、“癖黃”等范疇。

    未病先防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志憂郁是預防本病的重要前提。根據(jù)臨床觀察,絕大部分患者在病前都有情志不暢史。飲食有節(jié),避免過食油膩、肥甘之品及生冷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富于營養(yǎng)且易消化的食品。當發(fā)生腸道寄生蟲,尤其是蛔蟲感染時,要積極治療,避免逆行感染。徹底治療鄰近器官的炎癥,以防炎癥擴散,波及膽道。中年女性及肥胖之人,要加強體育鍛煉,合理減肥,增強體質(zhì),防患于未然。

    既病防變患該病后,除右上腹疼痛外,更主要的是影響了消化功能,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等。遷延日久,體質(zhì)日衰,甚則由于結(jié)石嵌頓而出現(xiàn)膽絞痛等危癥,因此應盡早徹底治療。已經(jīng)發(fā)病之人,更應遵照以上所述的預防措施,同時積極服藥治療。當發(fā)生急性膽囊炎時,要徹底治療,臨床癥狀消失后,仍需堅持用藥一周,避免遷延不愈。

    (一)中藥治療

    1.右上腹間歇性悶痛,脘腹脹滿,暖氣頻作,食欲不振,舌淡紅,苔薄白,脈弦者,為肝氣郁結(jié),宜舒肝解郁,利膽止痛。方用清膽湯加減:柴胡10克、黃連10克、半夏10克、枳殼10克、郁金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木香10克、白芍15克、生大黃10克(后下)。

    2.右上腹痛較甚,壓痛明顯,發(fā)熱惡寒,口苦咽干,惡心嘔吐,不思飲食,皮膚黃染,大便秘結(jié),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者,為濕熱蘊結(jié),肝膽熱盛,宜清利濕熱為主。方用清膽利濕湯:柴胡10克、黃連10克、半夏10克、木香10克、郁金10克、車前子10克、木通10克、山梔10克、龍膽草10克、茵陳15克、生大黃12克(后下)。

    3.右上腹持續(xù)劇痛,明顯壓痛及反跳痛,高熱不退或寒熱往來,全身黃染,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色深如茶,舌質(zhì)紅絳,苔黃糙或有芒刺,脈滑數(shù)或沉細。甚或神昏譫語,四肢厥冷者,為濕熱化火,熱毒內(nèi)陷。宜舒肝理氣,通利濕熱,清熱解毒。方用清膽瀉火湯加減:柴胡15克、黃芩15克、虎杖15克、半夏10克、山梔10克、木香10克、郁金10克、茵陳30克、龍膽草15克、生大黃10克(后下)、芒硝10克(沖服)。

    (二)“總攻”療法

    此法是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治療方法,現(xiàn)舉例如下:

    膽通排石湯:金錢草30克、茵陳30克、海金砂30克、郁金15克、枳殼12克、木香12克、大黃10~15克(后下)、梔子10克、芒硝10克(沖服)。

    總攻程序:每周總攻2~3次,6~7次為一個療程。

    藥物及時間舉例如下:

    此法是中醫(yī)結(jié)合的治療方法,是治療膽道結(jié)石的最好治法。結(jié)石橫徑不超過一厘米,直徑不超過三厘米,大多病例的結(jié)石,均能排出?,F(xiàn)舉例如下:

    時間治療措施

    7:30排石湯一付(濃煎300毫升),口服。

    8:30嗎啡5毫克,皮下注射(膽絞痛發(fā)作期不用)。

    9:10阿托品0.5毫克皮下注射。

    9:1533%硫酸鎂40毫升,口服。

    9:200.5%稀鹽酸30毫升,口服。

    9:25脂肪餐(油煎雞蛋2~3個或肥肉3兩)。

    9:30電針右膽俞(陰極)月、日,梁門或太沖(陽極)。

    (三)針刺療法取膽囊穴、足三里、中脘、陽陵泉、膽俞、太沖、支溝等穴,采用強刺激瀉法。耳穴取神門、交感、膽囊、胰、十二指腸穴,每次兩側(cè)各選穴2~3個,捻轉(zhuǎn)中、強刺激,留針20~30分鐘。

    (四)單驗方

    1.板蘭根30克、蒲公英15克、茵陳15克、生大黃9克(后下),黃芩9克、黃柏9克、川厚樸6克、玄明粉9克(沖服),每日一劑,水煎服。

    2.白金丸,晨服3克,或指迷茯苓丸,晚服9克,10至30天,為一療程。

    (五)碎石療法

    膽石直徑大于1.0厘米,排出困難者,可用碎石機碎石,再經(jīng)排石機排石治療,大多數(shù)患者療效滿意。

    (六)手術經(jīng)以上方法治療,均無明顯療效,應手術根治

更多中藥材
  • 肉桂是在我國的南方地區(qū)十分常見的一種植物的干燥之后的樹皮,它的氣味是濃烈的香氣,所以它可以作為調(diào)料出現(xiàn)在食物當中,除此之外,它還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是一種重要的藥材,中醫(yī)上面說,肉桂可以補溫腎陽,還可以填精補血,同時對于一些人體內(nèi)因為陰盛陽......
  • 很多人對你艾灸的具體功效已經(jīng)非常的熟悉,甚至以為艾灸不會導致任何副作用。這種想法不正確,艾灸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說可導致皮膚起泡,甚至導致皮膚化膿。如果是起的小泡泡,大多數(shù)人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起泡非常的普遍,非常的嚴重,則需要重視起來了。......
  • 韓信草,是一種非常好的植物,同時也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藥材。韓信草的模樣也是極好的,不是像其他的中藥材那樣模樣一般,很難辨別出來。很多的中醫(yī)都非常喜歡用韓信草來調(diào)配一些藥物,讓人們的身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說了這么多,大家有的還不知道韓信草到底......
  • 現(xiàn)在與很多人都會患痔瘡這樣的疾病,大家都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患有痔瘡。痔(俗稱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逐漸增高。在我國,痔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在美國,痔的......
  • 艾灸三陰交能夠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廣泛,有的人可能患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比如說常見的癲癇或者是神經(jīng)衰弱,又或者是精神分裂癥等,通過三陰交艾灸能夠有療效。還有一些婦科疾病,向女性月經(jīng)失調(diào),或者是痛經(jīng),亦或者是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同樣能夠艾灸三陰交治療。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