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口瘡,醫(yī)學上稱為“潰瘍性口 腔炎”。中醫(yī)將口瘡分為兩型。
1、實證:口腔內出現(xiàn)大小不等潰瘍,四周呈紅色,流口 水,疼痛明顯,口干,小便黃,大便干燥,有的出現(xiàn)發(fā)熱,舌苔黃。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驗方。
鮮柏樹葉12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煎成200毫升,分2次服,每日一劑。
黃柏10克,黃芩6克,梔子6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四環(huán)素0.25克,維生素B250毫克。
用法:將兩藥共研成細粉,和勻,加入甘油5毫升,調勻后涂患處,每日1至2次。
2、虛證:潰瘍四周淡紅,口不渴,小便色紅,手足心熱,舌質淡紅。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驗方。
生地60克,綠豆60克。
生地10克,木通6克,竹葉6克,燈芯草3克,甘草梢5克。
吳茱萸3至12克。
用法:研成細粉,用醋調勻成膏狀,敷于足心,每日一次。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口瘡,醫(yī)學上稱為“潰瘍性口 腔炎”。中醫(yī)將口瘡分為兩型。
1、實證:口腔內出現(xiàn)大小不等潰瘍,四周呈紅色,流口 水,疼痛明顯,口干,小便黃,大便干燥,有的出現(xiàn)發(fā)熱,舌苔黃。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驗方。
鮮柏樹葉12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煎成200毫升,分2次服,每日一劑。
黃柏10克,黃芩6克,梔子6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四環(huán)素0.25克,維生素B250毫克。
用法:將兩藥共研成細粉,和勻,加入甘油5毫升,調勻后涂患處,每日1至2次。
2、虛證:潰瘍四周淡紅,口不渴,小便色紅,手足心熱,舌質淡紅。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驗方。
生地60克,綠豆6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生地10克,木通6克,竹葉6克,燈芯草3克,甘草梢5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吳茱萸3至12克。
用法:研成細粉,用醋調勻成膏狀,敷于足心,每日一次。